太原会战兵棋推演(1)

今年夏天做的兵棋推演,重新编排文案放送。太原会战的历史过程是日军精锐第五师团、独立混成第15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于七七事变之后从山西北部侵入,陆续攻占天镇、大同等北部要地,然后持续向北进攻,一路经过雁门关,平型关等地攻向忻州。在此期间八路军最精锐的主力与阎锡山的晋绥军、卫立煌的中央军紧密配合作战,在忻州以北各种阻挡日军南下,八路军在敌后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还夜袭阳明堡机场,晋绥军和中央军在正面顽强抗击日军强攻,日军数次增兵都无济于事,双方在忻州呈胶着态势,那时候还不叫忻州,叫忻口。第五师团其实在太原以北被中国军队消耗很厉害,很多资料都写到第五师团在抗战中打了中国七十多个师,其实日军有兵站机构,前线师团伤亡较大时从后方不停补充新兵,看看淞沪会战的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伤亡很大,并不影响建制,只是不断从日本国内运来新兵补充建制而已,所以所谓的日军某个师团战斗力特别强的说法很牵强。

这个兵棋的封面就是太原百姓在火车站送别抗日将士的老照片,火车头上占满士兵,戴着德国钢盔,应该是卫立煌的部队,前去送别的太原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热情高涨。

由于河北平原地形不利于防守日军机械化部队突进,而且河北军阀刘峙作战不利,日军从朝鲜派来的第20师团迅速攻占石家庄,娘子关也很快失守。这时,阎锡山才后悔没在娘子关部署重兵,不过当时淞沪战场激战正酣,蒋介石也无兵可调,太原这边其实是次要方向。两面夹攻之下,平定,寿阳,榆次很快失守,最后太原很快沦陷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太原人,我认为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打的挺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战线崩溃,战略部署比淞沪会战更合理,消耗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撤退也比较有次序。

这套兵棋的设置基本符合当时的历史态势,日军先从山西北部出现,过几个回合从石家庄方向突入娘子关。国军的任务是尽可能让日军少得分或者防止其占领太原。废话少说,开始叙述推演过程。

首先日军第五师团、第二旅团、第十五旅团从万全出现,此地也是日军第一个兵站补给点,第五师团为甲种师团,战斗力最强,其指挥官是甲级战犯板垣征四郎,二战结束后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国军的计划是在平型关一带构筑坚固预设阵地,准备长期防御作战,第二和第六集团军部署在大同附近,先在大同稍作抵抗,再往平型关撤退,同时依据战情尽可能威胁万全到大同的铁路线,使日军不敢放心南下,因为根据规则国军可以利用铁路而日军不能,如果大同以北没有日军而国军占据大同,可以快速端掉日军在万全的补给兵站,日军必须解决大同的国军才能南下,总之国军在平型关到大同一线尽可能拖延日军南下的节奏。

同时,国军第七集团军按照规则部署在太原,随时沿铁路快速北上增援。

日军为解除大同国军对万全的威胁,第五师团在坦克连队支援下猛攻大同,同时第15和第2两个旅团在经阳原跨河后开始攻击国军第六集团军,跨河攻击对攻击方不利,所以日军的两个旅团利用机动性优势绕道国军第六集团军侧后方山区进行攻击。

大同方向第2集团军防守严密,凭借坚固城墙顽强抵抗,日军第五师团未能突入大同,暂停进攻,双方无较大损失,逐渐转为对峙。日军两个旅团与第六集团军在浑源以北进行血战,双方筋疲力尽,日军第2旅团脱离战斗撤往蔚县,国军第六集团军往东稍作退却,双方脱离接触。

这时日军第15旅团往涞源移动,国军遂放弃大同,第2集团军快速放弃大同回防平型关,日军的两个旅团很快就可以通过山区丘陵地带从东边攻击平型关。如果第2集团军在大同被第5师团黏住甚至击溃的话,仅凭第6集团军是挡不住日军东北两面夹攻的,所以要果断放弃大同,后方援军很快就顶上来了,如果平型关打得好,再次威胁大同是有可能的。

日军第5师团进占大同之后,第2和第15旅团又移动到浑源从正北方向攻击平型关,日军这样做为了防备国军孤注一掷反攻大同,并切断了国军两支部队的联系,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从平遥出现,准备沿铁路北上增援。

不料日军第5师团从大同跨河攻打第6集团军,两个旅团趁平型关守军忙于组织防御也回身夹击第6集团军,第6集团军被重创后撤,日军第15旅团也被击退,日军地面部队有坦克和飞机支援作战,国军打得很艰难,为何第6集团军不撤往平型关呢?因为国军还是希望在平型关以北尽量多拖住日军一段时间,在后方援军上来之后,反攻大同,反正这时候日军想要快速跨过山区攻占防守坚固的平型关也不容易,就在平型关以北多耗一会儿。

第6集团军在代县以北紧急整补了兵力,耗费了国军相当大的后勤资源,跨河顶住第5师团防止其从大同南下。第7集团军从太原沿铁路抵达代县,八路军也沿铁路抵达代县和平型关之间的丘陵地带,准备随时支援平型关守军,按照游戏规定,国军单位无法堆叠且八路军是一次性单位无法整补。

这时,第十四集团军及所属炮兵旅从平遥出现,国军兵力前赴后继相当厚实,而日军增援尚未赶到山西附近,日军这时如果强攻平型关显然讨不着好,国军如果激进一点甚至可以吃掉浑源的第2旅团,国军抗战信心大增。

八路军向北挺进准备与第6和第2集团军聚歼日军据守在浑源的两个旅团,国军形势看似一片大好。

谁能料到日军两个旅团利用自己的机动性优势与国军脱离接触,趁着国军兵力都集中于平型关以西,日军从平型关以东通过平原地带突入五台山区,出现在国军侧后方,威胁山西东部的石太铁路。而第5师团仍在大同据守,面对复杂诡异的形势,国军决定利用日军兵力分散的时机以八路军和第6集团军立即反攻大同,威胁日军北方交通线,同时让刚增援上来的第14集团军和据守代县的第7集团军加强太原东侧石太铁路线的防御。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