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石像走进校园弘扬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

孔子一生行游天下,着重听乐观礼,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据史书记载:“孔子曾西入周室,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观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于向老聃学习乐礼。另外,孔子访齐,曾与齐太师交流关于“乐”的见解并达到忘我的境界。《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行游四方中学习、欣赏古代的礼乐文明,这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旅游。

除了提倡听乐观礼的文化之旅,孔子还注重体悟山水的自然之游。对于山水自然景观,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智者的聪明锐利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沉稳的大山相通。这就是“山水比德”的审美观、体验观。“比”指象征或比拟,“德”指道德或精神品质,意指在欣赏山水自然景观时,根据其特征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

原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在形象上,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60岁至70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现在通常所说的孔子标准像,是在吴道子版孔子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的孔子像,学校摆放孔子像的意义,比原来更加慈祥,孔子双手交叉置于胸前正是体现了夫子温、良、恭、俭、让等方面,体现了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内涵,表现他的博大儒雅,孔子石像是校园雕塑的常用类型,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制作石雕孔子像需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尊重历史,正面表现,形象传神不神像化。二是分析古人对孔子的记载和描述,不以虚化的描述来做表面文章。三是 借鉴前人对孔子的描绘,寻找和表现众人心目中“约定俗成”的孔子形象。四是吸收中国传统雕塑造像的方法,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避陋俗,扬精气,传神情。把孔子形象定位 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同时,还要塑造出大家心中的校园石雕孔子像的形象:一位慈祥、温和,有思想、有涵养,可亲、可敬的长者。

作为中国历史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样貌。中国人传播普及的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孔子石雕的思想在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国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统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不施仁政是做不到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