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红红来不及脱下工服,就叫上工友们,来到了上海浦东新区峨山路的绿洲食物银行门口。这里正在大排长龙,红红仔细一看,大部分都打过照面,“都是这个社区的环卫工人。”
“今天发香蕉和果汁”,从去年开始,红红和工友们就常在这儿领食物,有日常的瓜果蔬菜,也有进口小零食,大部分都是来自附近超市和食品厂商的临期食品,签字就能领取一份,稍远一些的工友会骑着小电驴或自行车赶过来,领完又匆匆回到岗位上。
但从9月16日以后,一切都可以方便快捷起来。绿洲食物银行也有淘宝店了,有需要的人可以直接手机下单,包裹送货上门,不用再前往线下固定领取点。
开在淘宝里的食物银行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每年约13亿吨的粮食被浪费,大概占了所有粮食的1/3,同时有8%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
“食物银行”则是在饥饿和浪费之间寻求平衡的慈善机构,他们将“多余”的食物收集起来,分发给有需要的人,世界上第一家“食物银行”,诞生于1967年的美国亚利桑那州。
2014年,国内首家食物银行——绿洲食物银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这里最大的空间和最足的冷气留给了仓库,存放着来自各地的临期食品,仓储和物流是最大的开销。为数不多的全职办公人员集中在几张桌子拼成的办公区,两边柜子里存放着不同的档案袋,一边是捐赠食物的超市和食品厂商的资料,另一边则是各个社区贫困人口的资料。
(绿洲食物银行创办人李冰)
最初的捐赠资源,是创办人李冰一家家跑来的。站点附近的超市和食品厂商,如今都成了绿洲食物银行的重要合作伙伴。浦东的奥乐齐超市,每天都会将门店已停止销售但质量良好的水果、蔬菜捐赠给绿洲,社区志愿者们也会去各个门店,取品相良好但没来得及卖完的日日鲜产品,“有一些承诺只卖当天,但保质期可能还能到第二天中午之前,我们的志愿者们就会迅速反应,将这些食物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这是和商业模式很有效的互补”。
李冰收到的第一通求助电话来自一位单亲母亲,因为未缴社保,她退休后收入微薄,儿子又生了重病,“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轻易麻烦别人,但是生活的重担实在扛不住了”。
考虑到受助者的自尊心,除了定时定点派发食物,李冰还为有需求的、行动不便的困难人群建了档案,定时送去包含米面油的“爱心食物包”。
全球所有食物银行都是传统的线下门店模式,但无论是设点派发食物,还是志愿者送上门,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基本上只能惠及周边社区。
为了提升食品分发的速度和效率,覆盖更多人群,前不久,李冰将食物银行搬到了线上。
让受助者更体面
在绿洲盛食社淘宝店里,全部商品1分钱、还包邮,卖一单亏一单。试运营第一天,粉丝就从0暴涨上万。这个成绩,可能超过许多运营多年的淘宝店。李冰发现,公益商品发放得更快了,库存却多了——淘宝官方除了给流量扶持,还组织了许多食品商家捐赠临期食品。
甘肃临洮 “陇百味特产”淘宝店店主杨立青得知食物银行开网店后,和绿洲盛食社开启了“云捐赠”模式:“陇百味特产”提供商品链接和食品数量,由绿洲盛食社淘宝店上架,用户下单后,直接从“陇百味特产”的仓库发货给消费者,大大节省了捐赠食物来回转运的时间和成本。如遇涨袋破损等售后问题,消费者也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调换。
此外,淘宝、天猫上很多食品企业找不到捐赠渠道,大量临期食品或有瑕疵的食品被销毁,也可以通过绿洲盛食社转运给有需要的人。
作为非盈利性质的淘宝店,绿洲盛食社所有上架的临期食品,都只要1分钱,且包邮到家,“我们对食品捐赠、入库、分发等各个流程都进行了记录,针对企业捐赠也会有详细的审批”,绿洲食物银行建立起了庞大的食物信息数据库,确保每一份食物的安全性,“至今还没出现过食品安全事故和投诉。”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绿洲食物银行授权了304家非盈利机构、社区、学校作为分发点,共有5万多名志愿者,参与临期食物的分拣和派发。线上食物银行的模式,因为减轻了仓储和物流的负担,使得更多分发点的建立成为可能,“只要能够整理需求、对接资源,哪怕没有实体仓库,分发点也能建立起来帮助更多的人”。
而且,网购下单的方式,让受助者更便捷也更有尊严。下单的顾客通过审核后,即可正常发货,并且享受同等的售后服务。
羊毛党,达咩!
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认知、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愈发智能的安全监管机制和物流系统,让食物银行有了触达更多人的可能性。更广阔的覆盖面让李冰兴奋,但是随之而来的物流和供给问题,以及如何避免被并不真正需要的人“薅羊毛”,是她正在解决的问题。
过去一年,有210万人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一家开了五年的临期食品特卖店拥有165万粉丝。
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聚集了8万多名年轻人,热爱“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尽管大家在这里交流各种薅羊毛的心得,但也呼吁组员绕路“绿洲盛食社”,把东西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为了对羊毛党说“达咩”,除了店铺首页的倡议说明,绿洲盛食社也建立了一套“反薅羊毛”机制,“用户需在规定时段拍,每个ID每天限拍一件,下单用户需提交相关困难证明来核实身份”。
李冰认为,淘宝店是对线下食物银行的拓展,初衷都是为了减少食物浪费,“对于一些‘小众食品’,我们会放宽要求。比如我们收到上万包冬阴功汤调料,这类食品并不是所有人都吃得惯,放到线上分给喜欢的年轻人,何乐而不为?”
“年轻人不再抗拒临期食品,其实是件好事”,在李冰看来,食物银行和临期食品特卖店是站在同一边的,都是对食物浪费说“不”。在临期食品特卖店里,最多的是距保质期3-6个月的产品,“有些只剩一个月的产品,在一般的货架上就卖得非常慢了,如果给到我们这样的公益机构,能迅速把它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食物是维系日常生活的基础,也是最平凡珍贵的快乐源泉,守护这一份小确幸,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