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德周:坚守40年从木匠到雕刻大师

不论是活灵活现的动物,还是栩栩如生的花鸟,在手艺人寇德周的手中都是信手拈来,让普通的木头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原标题:寇德周:坚守40年从木匠到雕刻大师

不论是活灵活现的动物,还是栩栩如生的花鸟,在手艺人寇德周的手中都是信手拈来,让普通的木头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15岁开始背井离乡学手艺到如今拥有西北地区行业内的领军式企业,寇德周用工匠精神默默坚守着红木雕刻技艺与传承,“我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年轻人,来传承雕刻技艺、发扬传统文化。”

见到寇德周,是在他位于榆中县定远镇的红木家具生产厂房,他手里拿着一块木头,正在认真的勾勒着图案,“大家所熟知的红木家具其实并不仅仅是家具,它是一门艺术,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映。”说起红木雕刻,寇德周娓娓道来,他说红木家具的雕刻图案非常讲究,每一个图案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也是一门大学问。然而想要修得“鬼斧神工”,不仅要熟悉各类刀法,还要对美术有一定的领悟,以刀代笔,才能雕刻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随后,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木雕生涯。

1965年,寇德周出生在四川南充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不错,可惜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经济拮据,经常是吃不饱饭。12岁那年,寇德周就跟随村里手艺最好的木匠师傅学手艺。“那个时候,很多人家要求木匠去家里干活,我经常是天不亮就起床,饿着肚子,给师父磨刀、锯木头。”寇德周说,从跟随本村的师父到背井离乡去江苏无锡拜师学艺,六年的学徒生涯是他这一生最难忘的记忆,当学徒只管吃住,也挣不了钱,在江苏无锡做学徒时,也才15岁,那时常常因为生活差异、语言习惯、思念家乡让他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抹眼泪。

当学徒的日子单调、漫长又枯燥,年幼的寇德周并没有因为这一切而有所放松,相反,他是学徒里边最刻苦和踏实的那一个,在其他学徒贪玩的时候,寇德周总是一个人琢磨师父的构图、手法、雕刻力度等等,“寇德周告诉记者,就这样一边慢慢地悟,一边对照实物揣摩雕刻,心里有了些谱后,慢慢地,他的雕刻有了些名堂,能雕刻出一些花儿、鸟儿、虫儿类的小物件。再后来,居然能做出让人羡慕的雕花等工艺来。

2000年寇德周来到兰州打拼,他和妻子在雁滩西地所附近租下了几间平房作为生产家具的车间,晚上妻子和孩子们穿着朋友送的军大衣挤在十多平米的平房内,而寇德周就和工人们加班加点制作雕刻出桌椅、小摆件等一些红木工艺品,到了白天,妻子高宜芬就把这些工艺品拉到隍庙去摆地摊卖。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笨重的木头在寇德周手中变成了不计其数的精美工艺品,凭着质量过硬、工艺精美的产品和诚信经营、踏实稳重的口碑,寇德周的红木家具企业就这样水到渠成的一步步成立起来了。

凭着拼搏的韧劲,这几年寇德周在榆中县和平镇陆续建立起了占地30000多平方米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和厂房、在兰州家盛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建成红木家居体验馆、在兰州市区也拥有了两家销售店面。“成立公司后每天都有很多工作,可是沉下心来选材、设计、雕刻依然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寇德周说,这一行很苦、很累、出成果慢,好多年轻人静不下心来学习,希望在自己的带动下能培养出一批年轻人,传承和发扬好雕刻技艺和传统文化,让红木雕刻散发出恒久的魅力。(兰州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