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子怡
12月22日,
冬至已至。
冬至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
抱着热水袋缩在被子里过冬,
哪比得上来碗热腾腾的美食呢?
南吃汤圆北吃饺子,
冬至向来是一个好吃的节日,
由内而外暖身暖心,
这样过冬才叫痛快呢。
冬至大如年,
饺子是北方人共享的冬至记忆。
除了经典款猪肉白菜馅、韭菜鸡蛋馅,
对于餐桌上离不开洋芋蛋的甘肃人来说,
土豆也成为了饺子馅的主角。
把糯叽叽的土豆包进饺子里煮着吃,
千万别当它是一道黑暗料理,
在物流不发达的那些年,
这可承载着许多人满满的回忆。
碳水配碳水的吃法,
搭配“土豆伴侣”——麻腐才最正宗。
将亚麻的果实麻籽炒熟碾碎,
然后加热过滤,
就能得到状如豆腐脑的麻腐。
土豆泥搭配麻腐成馅包饺子,
这种制作方法可是古老的非遗绝活呢。
关于饺子的起源,
医圣张仲景的故事流传最广。
他发明了一道叫做
“祛寒娇耳汤”的御寒药膳,
以羊肉和驱寒药材为馅,
用面皮将其包裹做成人耳的形状,
吃后整个冬天都不会冻坏耳朵。
饺子的名称虽然形成于明清,
但它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春秋战国时期,
这种面皮裹肉馅的食物已然流行,
比张仲景所在的东汉时期
还要早几百年。
作为中国唯一横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份,
吃饺子并不是甘肃人冬至的唯一选择。
对于河西人来说,
将面切丁、用筷子捣一个窝,
烩成一锅“窝窝饭”,
或者把面搓成小耳朵一样的“糍耳子”……
这些备受偏爱的热乎乎的汤面,
都是属于本地人的味蕾记忆。
张掖山丹还有一种特色“牛娃子饭”,
厨师用专门的梳子
给蚕豆大小的面摁上梳状花纹,
做成中间大、两头小的“花牛犊”状,
再浇上臊子,
吃一碗能热乎一整天。
冬至面食虽然五花八门,
但也不难看出,
它们都有形似耳朵的特点,
是“娇耳”的翻版。
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
不被冻坏耳朵
就是最实际的祝愿了。
在西北,
花式吃面的人数量庞大,
大概只有“肉门勇士”可以与之一战。
甘肃有着悠久的吃羊历史,
坐拥靖远羊羔肉、环县羊羔肉等大IP,
在冬至日喝碗羊汤、吃碗羊肉泡馍,
驱寒温补效果
想必也不输热饺子、热汤面吧。
土生土长的老兰州人,
会在冬至这一天吃“头肴”。
在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中,
农历十一月即子月,
排在十二地支的头一位。
用肉臊子混合粉条、菜丁,
勾芡后煮成一碗热汤下肚,
一个轮回又从“头”开始了。
当然,
如果你尝过江浙清甜的酒酿元宵、
广粤的腊味饭,
也许你会发现,
打破刻板印象并不是什么坏事。
冬天还长,
至于吃什么、怎么吃,
答案交给你自由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