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 全球化基因,如何创新现代大学?

《大学之道》

近年来,“国际化程度”成为学生们选择高校时的重要考量之一。在世界和中国正步入“新时代”的当下,这一个因素,尤其令人关切。在这个既是高考冲刺季,又将迎来大学期末季的五月,我们继续与多位高校校长相约问答:国际化正赋予着中国高校哪些创变因子?学子们在国际化因素不断加强的中国高校中,又会收获怎样的文化冲突和多元思维的激荡?

2013年4月,“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正式启动。三年之后的2016年,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110名学子,成为首批学员。这项对标“罗德奖学金”的项目,五年来,吸纳了包括哈佛、耶鲁、西点军校等全球知名大学的世界各地优秀学生,汇聚苏世民书院,在这里度过一年的学习生涯。有人说,某种程度上,苏世民学者项目的成立,似乎表明,如今世界政治的版图又多了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国。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薛澜

薛澜:现在中国确实发展到一个重要地位,使全世界的发展跟中国息息相关。苏世民书院80%的学生是国际学生。我们要吸引全世界最好的学生到书院来了解中国,来了解全球未来发展中,大家有哪些重大的事件需要关注,来培养他们的领导力,让他们能真正到国际社会上发挥作用。

吴小莉:您接任院长的时候,中美贸易、反全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个话题上,学生们如何自由讨论?书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薛澜:这个问题,确实是书院不能回避的。我们的同学们当然对国际社会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关注,而且我们有很多讨论:一方面,是在课堂上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会请一些相关学者,介绍当前的时事;还有一种,其实是学生们自己组成的讨论。我们在分专题讨论的时候,涉及到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全球移民等问题,我们希望学生们能超越眼前的事情,考虑得更加长远。我觉得书院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比如我们有很多美国同学,他们本身就是最好的沟通者,把互相的误解消除。

苏世民书院的课程设计中,有一项叫作:Deep Dive,就是中国社会实践课程。每年组织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发展与改革的实际情况、探究中国的发展模式。

苏世民书院2018级学生 刘哲铭(左一)

参与宝鸡政府政治领导力项目

与宝鸡市商务局局长合影

刘哲铭:实践课去陕西省宝鸡市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一方面,地方治理真的特别辛苦。我们每天8点钟之前一定要到,但是每次到的时候,这个局长都已经批了好多文件了。另一方面,我觉得地方治理也很有高度,他的思考非常深入、复杂。他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是要做战略规划的。做规划时他也要思考,这个规划五年、十年之后,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这个思路的深入程度、复杂程度都是远超我们想象的。这可能也是我对于自己的国家,原本就是不太深入的认识的一种升华。

薛澜:这个过程我们叫Political Shadowing,就是学生跟着某一位当地领导,去观察他一天的工作和行为。首先,他们感觉到,地方领导太忙了,而且要做很多的决策,他们切身能体会到这种不容易。另外,对于中国的地方政府,它为什么要发挥这么积极的作用?我觉得通过这种实践,学生们也会有切身体会。

吴小莉:听说有一位中国的科技企业家参加了2019年毕业礼,但因为这个企业是在美国的黑名单当中,所以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同的意见。

薛澜: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中国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包括中国企业、企业家,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甚至误解。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学生们来说,如果我有一天成为一个国际领导人,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其实从这点来讲的话,这对学生们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华夏根基,中西风采,澳大茁壮成长”,这是澳门大学校歌的第一段歌词。2021年,澳门大学成立40周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的大学当中,都属于年轻一辈。但在近年来的全球大学排名中,澳门大学已经跻身五百强,并且排位逐年上升。在校长宋永华看来,澳大快速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国际化”。

吴小莉:您提到过,澳门大学虽然还有地方还可以扩展,但是终究是会饱和。所以您提到了,澳门大学要发展到大湾区去。

宋永华: 对,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对澳门,包括为澳门大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毕竟是个小鱼,到了大海里首要想到生存,那么我们就要发挥我们的特色。澳门大学或澳门有什么特色?我们在办学、人才培养、研究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国际、多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澳门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一中心”指的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澳门大学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工商管理学院推行了“国际综合度假村管理”的课程。因为澳门的发展,最初是以博彩业牵动的,但是现在发展为“综合度假”的概念。比如我们现在的酒店业、会展、购物、文创都带动上来了,所以我们叫“综合度假管理”。

并且在工商管理学院,澳大长期以来有一个“负责任的博彩研究所”,也是很重要的。博彩实际上是一种游戏,参与者要抱着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态度去参与。在博彩相关的政策、未来发展方向,澳门大学都会为特区政府提供研究和政策建议。

澳门大学校长 宋永华

吴小莉: 未来,澳门是中葡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平台。澳门大学也是除了巴西和葡萄牙之外,最大的葡语教学的基地,我们在这方面会怎样给予支持?

宋永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澳门的另一定位是“一平台”,就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澳门大学在葡语、中葡双语人才交流、中葡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我们担负着能够给葡语系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任务。我们的中葡双语法律系学生,第一年要到葡语国家交流,所以我们的法学生人才培养是五年制。我们会为莫桑比克、安哥拉、东帝汶、佛得角培养人才。对于这些,澳大每年都有几十位奖学金,当然这个是在澳门基金会和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设立的,服务于国家战略”一带一路”,还有中葡交流平台。

有评论说,香港虽然是世界级学府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影响力十分出众,但是在科创技术的转化方面,却一直没有跟上全球科创大潮的节奏。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这一个战略被视作“香港迎来创科领域发展的‘黄金’时代”。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曾经在采访谈及香港科创产业不足的现状,史维表示:目前香港大部分的科创集中在大专院校的科研,但中游的技术转移,以及下游的工业创新,仍然比较缓慢。而这与大湾区的城市,刚好可以互补。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史维

史维:大学做科研创新发展,必须要有伙伴,如果要求教授,既是教育家,又是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创业家,这种人是有,可是绝对不会是多数。所以如果我们看大湾区,我们是希望能够让我们的成员,教授也好、学生也好,能够有各种开放的机会,真正可以把他们的理念、发明得以印证。

我倒不是觉得香港的学生跟同仁都应该到内地去发展,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个双向的框架。这边的人应该去到大湾区看看,因为这样才知道那里的活力有多澎湃,很多地方是多么样地领先。那边的一些同仁、创业家、企业家,应该到香港来看看,才知道我们这边是多么开放、多么能够自然地跟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接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概念片

史维:我们去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做一个既尊重、支持、鼓励专业,又能够有一个全方位支持跨学科、跨专业融合的校区。我想我们是有信心的,包括广州市给我们的支持,到整个大湾区运作的态势。而且,我们也跟政府提出来,比如说我们希望,在香港清水湾校区的学生、教授,可以到广州那边去合作、学习、使用设备。那如果他们不是中国护照,需要过境的话,每次这个是有一些困难的。所以这些政府也都了解,现在要一步步做了。

2021年5月9日,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毕业季拉开帷幕,以“蓄势待发”为主题,学生们的毕业作品将分批次展出,并且全面向社会开放。作为中国美术艺术专业的最高学府,这已经是中央美院毕业季活动启动的第七年,每年的毕业展都会受到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而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特别希望的-- 让艺术资源与公众见面。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吴小莉:您做过中国美术馆的馆长,所以您一直觉得美术馆是一个让大家提升美学的重要场所。即使校园在培育美学创造者的过程中,也可以继续面向社会。

范迪安:是的,学府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做出自己的贡献。毫无疑问,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本职。但是学院又是很丰厚的学术资源地,这些大量的学术资源,应该能够跟公众见面。此外,作为艺术学府,它要体现你的文化交流、交融的功能,就是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要发挥作用。

从内容上来说,文化交流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性的、经典的,这个是相互欣赏的过程;另外一类就是当代文化。从某种程度来说,当代的更能吸引年轻艺术家和年轻观众的兴趣。因为他们从当代艺术家那里可以看到艺术家思考问题的角度、表达的方式,特别是创新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特征,对他有更直接的吸引力。

吴小莉: 2014年底,您接任央美校长,四年之后就是央美的百年大庆,您想要把什么样的央美交给下一个百年?

范迪安:2016年开始,学校制定了“百年央美”的规划。首先要梳理好百年的历史,我们举办了一系列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展,做深度的个案策划和研究,很好地认清了央美的优秀传统。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礼敬上,还要前瞻全球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吴小莉:2018年,作为百年校庆的一部分,央美举办了国际美术教育大会。

范迪安:是的,这是央美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超大规模的国际美术同行大会。四十多位国际上最重要的美院院长、一百三十多位来自国际不同学科的系主任、专家在不同的论坛进行交流。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文化上是很有吸引力的,老牌的、年轻的美术学院院长都愿意来北京一起交流。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学院要抓好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才体现学院的生命力。

更多精彩 敬请收看:

2021年05月21日首播的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特别节目

《大学之道》下集

编导:孟涵

编辑:孟涵、古易菲、巴塔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