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叶片上总是出现黄色的斑斑点点,看着特别不美观,很可能是锈病在作怪!锈病是真菌类植物病害,春夏季大雨多风季节,最容易发生。锈病除了影响景观效果外,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植株还会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一、发病症状及原因
锈病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早期脱落,展叶时就可侵染、危害新叶,初侵染时叶片正面出现锈黄或桔红色小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发黄,中央长出黄色小点,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会分泌蜜露,是性孢子和粘液。随后性孢子慢慢变黑,叶背面长出丛生毛状物,严重影响生长与观赏。 该类病害因在病部产生大量红褐色或黄褐色、颜色深浅不一的铁锈状孢子堆而得名。
锈病逐年发生的原因
1. 因道路绿化、植树造林及田间种植苗木的发展让锈病的越冬寄主桧柏的种植量偏大,使锈病初侵染源增多,加重了锈病的发生。
2. 降雨及大风天气,有利于锈病的传播扩散和侵染危害,加重了锈病的发生。
二、发病规律
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季节,灌溉方式不适宜、叶面凝结雾露以及多风雨的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以菌丝体在桧柏菌瘿中越冬,次年春季形成大量担孢子,随风传播。可扩散5公里的范围,传播侵染5公里以内的树木。在树木的叶片或果实上危害发病,当锈孢子成熟后,再随风传到桧柏树上越冬。
三、症状识别
1. 海棠类植物上的表现春夏季主要危害贴梗海棠、木瓜、海棠、苹果、梨,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小点,后渐扩大成橙黄色的油状斑,然后病斑上出现略成轮状的黑色小粒点,即性孢子器。发病后期叶片背面生出黄色须状物,即锈孢子器(俗称羊胡子)。
2. 桧柏类植物上的表现转主寄主为桧柏,秋冬季病菌危害桧柏针叶或小枝,被害部位出现浅黄色斑点,后隆起呈灰褐色豆状的小瘤,翌春3~4月遇雨破裂,膨胀为橙黄色花朵状(或木耳状)。受害严重的桧柏小枝上病瘿成串,造成柏叶枯黄,小枝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四、综合防治
1. 设计合理
在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类植物等与桧柏混栽。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2. 铲除病原
结合苗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在有桧柏的区域,冬春季节摘除海棠周围的桧柏上的锈病菌瘿,并集中销毁。
3. 休眠期防治
3~4月在桧柏上喷洒波尔多液或者石硫合剂、氟硅唑等药剂,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担孢子。海棠从萌芽到幼果期用药剂预防锈病的发生,可使用喷施粉锈唑、喷克菌、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代森锰锌等药剂。
■ 注意:锈病无再侵染的特性,所以要清除锈病,只要严格消灭越冬菌、初侵染源(也就是桧柏上的菌瘿),就可以控制锈病的发生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