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风筝魏"第四代传承人,从事风筝技艺艺术近四十余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魏国秋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研究员,天津文艺新星,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风筝魏”被国家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文艺家协会理事。
津门非遗——风筝魏
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汉族传统手工艺术珍品,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故称风筝魏。魏元泰生于清同治十一年,父亲魏长清是鞋行手艺,当过店员,做过摊贩。他生有三个儿子, 魏元泰是老三,曾读书于私塾,因家计困难退学,十六岁到蒋记扎采铺当学徒,学做风筝,四年期满,由他父亲给他张罗开设了一个扎采铺,起名叫长清斋,从此他就以制作风筝为业。
魏元泰自幼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扎风筝的造诣,他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的身躯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的制作。以前的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色彩也比较单调,为整体式。他扎的风筝可以拆展折叠,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串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以及冷暖对比色调,使之更加适合高空放飞的特点。1914年,他带着风筝,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了金牌奖章和证书。
天津风筝种类繁多,但以软翅为主。软翅风筝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撑,下面是软性的布或绢等材料,适合制作禽鸟或者昆虫,如鹰、蝴蝶、燕子、仙鹤、凤凰、蜻蜓等等。还可以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例如用很多蝴蝶围绕着花丛而组成“百花齐放”,用很多鸟围绕着凤凰组成“百鸟朝凤”等。
天津“风筝魏”风筝制作技艺,创始于1892年,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915年就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天津“风筝魏”风筝制作技艺于1984年,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中国78项著名民间艺术项目之一;“风筝魏”的产品于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著名地方特产;天津“风筝魏”风筝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定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魏”风筝也被誉为天津地方工艺美术品的三绝之一,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
五代传承 不断创新
第一代创始人魏元泰(1872-1961),16岁人北门外蒋记天福斋扎彩铺学徒,四年期满,学会了做扎彩、风筝和其它小玩具手艺,又在东门里大街开设长清斋扎彩铺。从此进一步钻研风筝制造的技艺,由最初做手拍类风筝,发展为圆型立体和软翅风筝,最后又创造出能够折叠的风筝。折叠风筝通过将传统风筝打眼扣榫,使之前占地很大风筝可以装进小巧精致的锦盒中。他所制作的风筝用料讲究,样式繁多,形象逼真,色调和谐,骨架用钢箍衔接,能拆散折叠,数丈长的风筝,能拆散放在一尺大小的盒子内或大信封里,邮寄携带都非常方便,在当时也是一种创新。风筝讲究选料精良、做工精细、工艺独特、且又极具收藏价值,从而赢得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热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获得金奖章与奖状。建国后曾当选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委员。
二代魏慎行,系魏元泰亲侄子,生于1903年,于1981年辞世。魏慎行继承了叔父之业,使魏记风筝得以传承。在风筝彩绘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他的风筝彩绘,色调明快清淡,线条均匀,远近观看皆美。
第三代魏永昌,系魏慎行之子,魏元泰之侄孙。他在叔祖父的影响和家庭熏陶下,从小就爱上了风筝制作这一行,近年来先后创作“百鸟朝凤”、“百花齐放”等具有新意的风筝。多次获得大奖,在1982年获轻工业部百花奖,银杯奖,同年应中法友好之邀请到法国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美术大师。
风筝魏第四代 继承人魏国秋乃魏永昌之次子,1961年生人,生于“风筝魏”世家,魏国秋进入了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并在全面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祖辈的精华,选用上等优质材料,骨架全是穿眼儿,扣榫整体固定,可折可叠,便于携带.造型结构繁多,除平板式外,还有弓手式,立体式,串联式等等,加强了他的表现力.在裱糊工艺上均有真丝,娟和绸,纯手工描绘,线条简单夸张,富有民族特色,颇有绘画的写意工笔之神韵.在着色上则采用退晕法,装饰性极强,另一特点是,即可放飞又可观赏,即有实用性又有收藏价值。
作为“风筝魏”第四代传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风筝魏”制作技艺,先后注册了“魏”商标和个人的“风筝魏”、中国域名网站。魏国秋全面继承祖辈的风筝制作技艺和风格的同时,经过不断创新,在国内外民间艺术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中华民族,为天津市争得了荣誉、把“风筝魏”的独特绝艺展现在世界各地,为“风筝魏”的知名度的形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避免了这一传统文化的失传和消失,使其能够开发利用,使古老的民间技艺焕发出青春活力。只有保持文化的利用性才能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只有做好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积极开拓目标市场,加大传统风筝魏制作技艺的宣传与推广,达到传承与开发的目的。
魏国秋的父亲曾经告诉过他,“老祖宗留下的祖业,我们必须把它传承下来,不能在咱们这代失传以后就靠你了,把咱们魏家的东西传承下去。”如今,他的的确确做到了,2008年风筝魏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魏国秋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现第四代传承人魏国秋也在将技艺传承给第五代魏博文。风筝魏第四代传人在时代浪潮中拼搏奋进,第五代传人也在迅速成长中,充分完成每一个角色,才能享受到时代的红利和资源。然而在多角色中如何平衡和分配,保持初心,是风筝魏以及工艺类传人所共同面对的命题。
匠心独运 立足发展
对传统作坊以产销活动为主有所不同,第四代传承人魏国秋的大量时间安排于风筝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形式诸如政府接待、商业活动、文化交流、校园讲座等等。魏国秋的作品荣获省级,国家级各项大奖,龙睛鱼,喜相逢,福在眼前,千米龙,多件作品在博物馆收藏。2003年2月1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民间文化及其传人首次以文化遗产及遗产持有者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对民间文化的科学认知和文化自觉意识开启了新的时代。随之而来,魏国秋获得了各种荣誉及称号。2004,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5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2007年,获得中国民协评选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2008年,风筝魏制作技艺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类。2012年,魏国秋获得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自此,百年风筝魏完成了从民间手艺到国家遗产的变身。
小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当中,充分享有了文化及荣誉的附加值。在多年的摸索和选择中,当下的长清斋魏记风筝作坊始终坚持高端品质、市场创新、普及传播、国际交流四个方向的努力。
适逢文化大发展盛世,“风筝魏”将进一步宣传、展示丰富多彩的“魏记”风筝传统文化, 扩大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努力开拓新的风筝文化领域,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懈努力。努力挖掘历史遗传,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风筝魏”展馆。做好技艺传承工作,开办学习班,招收徒弟。以不断的进取精神,在制作与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发展与继承上相互依存,用精品风筝努力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风筝魏”在海内外的影响。
风筝魏更多作品:
【非遗人物志】系列专题,
旨在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本专题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时代记忆平台简介
弘扬中华文化使命,采用“互联网+文化+旅游+地图+场景+支付”的线上平台模式,将文化保护技艺传承与文旅消费相融合,以大数据、云支付为纽带,链接空间、技艺传承人、公共文化空间、文创空间、产品及服务,助力于打造文旅消费O2O新模式。
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空间有机结合,在挖掘、传承、保护、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全景式输出优秀文旅产品服务的同时,整合历史、非遗、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物产等资源,搭建以“ 品牌+、文化+、互联网+、资本+ ”为核心特色的数字文旅平台,做大做强文旅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紧抓文旅数字化战略契机,倡导东方审美、塑造国际元素、输出生活方式、引导价值标准,助力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文旅产业快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