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体罚孩子吗?一生只应该 动用数次的大绝招

中国父母:“为什么经常处罚孩子,他却打都打不怕呢?”

旭日家教的真心话:“体罚是父母一生只用几次的大绝招,让孩子了解

他的错误严重到父母只能用绝招来惩罚

Case地铁上的妈妈用“爱的拍拍”惩罚孩子

有天晚上跟太太搭地铁时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画面。

我们对面坐了一位女士和她大概两岁及五岁的一对子女,一开始只觉得妈妈很伟大,毕竟一个人带两个正值好奇年纪的孩子搭地铁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久就看到妈妈教训起女儿,还“拍”了女儿小手几下作为惩罚,但拍得没有很用力,也不算打孩子,女儿看来也不痛的样子。

妈妈边拍打女儿的小手边不耐烦地说:“你干吗每次都这样,不要再抢弟弟的玩具了!”

原来是妈妈拿了些玩具给弟弟玩,免得孩子在搭地铁时觉得无聊而哭闹,没想到姐姐看到弟弟玩什么都要跟他抢,还硬生生地把玩具从弟弟手上抢走,弟弟当然不开心地大叫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妈妈不得不插手用“爱的拍拍”惩罚姐姐,再把玩具从姐姐的手上抢过来还给弟弟。

有趣的是,小女孩的心情似乎没有受到影响,好像还觉得挺好玩的,每次妈妈怕她,还会开心地笑,不断重复弟弟抢玩具的游戏。

下地铁后,我跟太太讨论起方才看到的那一幕,若我们的女儿开始想要挑战爸妈为她设立的生活规矩,不把处罚当一回事时该怎么办?难道体罚真是必要之恶吗?

我发现不少我认识的新手父母都曾想过这个问题,许多父母都认为,为了维持规矩应该要有惩罚制度,但这种不痛不痒的“爱的拍拍”到底算不算合理的惩罚?

朋友间的答案也不一致,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乖就要接受“爱的拍拍”,有的新手父母则非常反对用任何类似体罚的形式处罚孩子。

旭日家教小行为

体罚是父母一生只用几次的大绝招

——重点在体罚前后的沟通,让孩子了解他的错误严重到父母只能用绝招来惩罚

同朋友讨论到这个问题,尤其是男性朋友,他们大多会开始说起自己的童年往事,通常是成长过程中做了特别调皮的事情,后果还带有点严重性,因此被爸妈处以“爱的拍拍”,也就是体罚。

有趣的是,当我问这些朋友觉得自己是不是活该被打,他们通常会回答“那天做的事情真的很

不应该!”

我想我朋友之所以觉得当天被体罚是自己活该,也是因为父母把体罚视为必杀大绝招,不到最严重时不会出手,父母通常不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打孩子,而是理性地先跟孩子说明他们所犯的错误非常严重,所以才动用到最后的绝招。

像我一些朋友之所以被打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霸凌其他同学,爸妈认为霸凌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行为,想让孩子体验遭受肢体或言语上的霸凌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所以必须接受体罚。当然,因为体罚是少见的惩罚方式,所以在处罚前后父母都会理性地对孩子说明处罚他的原因,让他了解自己真的犯了很严重的错误。

对我这些朋友而言,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体罚不是一天到晚都会发生的事,但父母一旦使出这个绝招,孩子往往印象深刻,并从中学得教训。

不过,朋友父母体罚与前述地铁上的妈妈半惩罚半开玩笑的方式,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在我看来,这位母亲的惩罚方式非常无效,也完全没有教育意义。

惩罚孩子时,家长最常犯的3个错误

地铁上的姐姐不是只捉弄弟弟一次,在我们跟他们搭乘同一班地铁的短短十分钟内,姐姐抢了弟弟的玩具至少四次,每次抢到玩具都被妈妈打手,但每次姐姐的响应都一模一样,满不在乎地笑出来,然后继续她的行为。如果妈妈一开始是想通过“爱的拍拍”来阻止女儿的“不乖”行为

很明显,这样的做法无效!

这位妈妈不断拍打女儿的小手,跟我朋友十八年来只被打一次很不一样;如果父母像这样不断地惩罚孩子,孩子只会渐渐习惯被惩罚的感觉,久而久之,他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惩罚就失去了原来应有的效果。

惩罚之所以无效,原因如下:

错误1

不断惩罚,却没有对孩子说明其行为有何不对

每次处罚,妈妈只单方面地对姐姐命令“不要再抢弟弟的玩具”,却没有说明为何抢玩具的行为不对,也没有让姐姐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什么负面影响,妈妈也无从了解女儿为何有这样没规矩的行为,根本是“三输”的状况。

错误2

不去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我看来,姐姐一直抢弟弟的玩具不是因为她真的想要欺负弟弟,而是想要吸引妈妈的注意,不遵守规矩、欺负弟弟种种行为,对她而言,或许是吸引妈妈注意力最有效的方式。

不去了解姐姐行为背后的原因,怎么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呢?假使地铁上的妈妈了解女儿其实是想要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她也许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想跟我聊天,但抢弟弟的玩具会让弟弟生气,妈妈也不喜欢,或许你可以讲一个故事给妈妈和弟弟听?”

倘若姐姐真是出于吸引妈妈注意力的动机面不断调皮捣蛋,那妈妈拍姐姐的手,对她而言真的算是惩罚吗?还是让她证明了自己确实成功地得到了妈妈的关注呢?

错误3

惩罚孩子时大人情绪失控,将成为不良示范

更讽刺的是,妈妈骂完女儿后,从女儿的手中抢过玩具还给儿子,这样的反应不就跟孩子“抢玩具”的行为一模一样吗?当妈妈从家里两个孩子生活中的“裁判”变成与姐姐玩互抢游戏的“队友”,失去了仲裁的角色时,试问她讲的道理孩子怎么还听得进去呢?

短短的地铁十分钟,真是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也许这就是旁观者清的道理。下次遇到对孩子讲话不听的情况,试着退一步想想孩子的动机,别一头热地加入情绪失控的行列,这也许可以帮助爸妈们省下不少力气,更有效地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

旭日家教小提醒

孩子不遵守“禁止性规矩”的时候,父母应该用恰当的惩罚方式

让孩子了解到遵守规矩的必要性。

惩罚的目的在于理性地与孩子沟通规矩背后的道理。

重视惩罚后的沟通,父母可以协助孩子了解负面情绪背后的理由,并一起思考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更佳的处理方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