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确诊职场“讨坏症”,工作更快乐了

1570字 | 3分钟阅读

文 | 李亚男

这段时间,“职场讨坏型人格”引发热议。

当准点下班被领导质疑,“讨坏型人格”直率回应:“不到点走,不就早退了吗?”

当同事私下甩锅工作任务,“讨坏型人格”直接拒绝:“我也不会。”

等等系列“职场讨坏型人格”聊天对话走红网络。不少年轻职场人表态职场需要“讨坏型人格”,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坦然表达自己立场、敢于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的能力。

职场中,你是“讨坏型人格”还是“讨好型人格”?

01

“讨坏型人格”避免无效社交

按照“讨坏型人格”的思维,对于不愿意接受的事情,经常会把“不行,不可以”“我不喜欢这样”这一类话语坦然说出来。

具备“讨好型人格”特征的人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即使内心不情愿,还是要去迎合别人,尽可能无条件帮助别人,以期能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有网友说,自从“讨坏型人格”上线后,工作起来更快乐了。

以前因为考虑同事关系等因素,即使是同事的无理要求,也会不好意思拒绝,结果是自己加班加点帮忙,但是却被人当成“廉价劳动力”。

一旦自己没法帮忙的时候,还遭人诟病。如果不设限地帮助别人,反而影响自己的工作。

这样的职场关系是不健康的,用自己的“讨好”去维护所谓的“关系”,其实本质上都是无效社交。当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拒绝之后,也可以避免一些无效社交。

职场中,通过“讨好”维系的关系,其实都是“塑料”情谊。

02

平常心看待职场关系,

关注能力提升

“讨坏型人格”,关注自己的想法,不被别人道德绑架,把自我感受放在首位。

同事之间,虽然是团结合作的共同体,但是专注于职场角色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理念,太被动会成为职场中的工具人角色,也不利于自己的个体成长。

如果在公司中总是小心翼翼,任劳任怨地无论什么工作都接,抱着要把“领导”伺候好的心态,那么很容易被领导或者同事欺压、增加工作量。

我们个人与公司是雇佣关系,付出自己的时间和技能,而公司支付相对应的报酬,进行价值交换。和领导、同事之间是工作伙伴,有时也是竞争关系,但是不应该是依附关系。

嘟嘟工作中很照顾别人,有事情都是自己顶上,别人有忙不完的工作,她都去帮忙,团队成员都习惯了她的定位,一旦有细节上的疏忽,就会指责她工作不到位。并且,她本职工作的效率并不高,所以业绩也一般。

所以,嘟嘟最后既没有得到同事的支持,也失去了领导的认可。

职场中,还是要回归职场关系的本质,按照工作职责的划分做好本职工作,将关注点放在自我成长和思维创新上,方能在职场中真正独立成长。

03

“讨坏型”输出,

也需要有理有度

“讨坏型人格”也不应是处处拒绝,在合理的情况下,相互配合,相互扶持是比较融洽的职场环境。

那么,也要把握好“做自己”的度,不能过度输出“讨坏型人格”。

第一,关于拒绝,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绝。比如同事经常寻求一些职责之外的帮助,或者需要耽误自己的工作才能完成的事情,抑或者是别人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但是对于合理的请求,或者同事确实有紧急的事情需要及时处理,自己分不开身,那么则不能直接拒绝或者怒怼,分清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帮助别人。

第二,一般“讨坏型人格”的人比较关注自我感受,不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换个角度,我们也应该客观衡量自己的情况,适度拒绝可以,但是也要在工作本身上下功夫。

不要成为那个“既不能随叫随到,又没有不可替代性”的人,这样就会没有竞争力,可能会被团队最先淘汰。

当然,在应该捍卫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勇敢表达自己的立场,敢于主张自己的想法,提出有效性建议,能为工作献计献策。

“讨坏型人格”是一种自我表达,也是年轻职场人对工作关系有了更加清醒认知的表现。

“讨坏型人格”也要张弛有度,既要勇敢自信做自己,又要与职场共同体之间相互扶持,在良性竞争中高处相见。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