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说说到青春期时,青少年和父母要进行的一次分手。
在婴儿期,孩子和妈妈几乎处于融合状态,就像热恋中的恋人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慢慢地,伴随着孩子进入儿童期,我们从两个人变成三个,偶尔也会发生争风吃醋的现象,三个人的联系仍是很紧密的,父母时时刻刻保护着作为儿童的孩子。
到了青春期,分手的号角就吹响了。首先是男生和女生的第二性特征都开始发育明显了,这种生理特征的变化会促使青少年与自己的父母至少在物理距离上保持距离,最大的变化是青少年不再和爸爸妈妈睡在一张床上。如果继续睡在一张床上会怎么样呢?青少年的身体就会有一些反应,而这种生理反应是让人很焦虑的,可能会产生乱伦的恐惧。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的是亲情而非其他情感,所以分开居住对于青少年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否则很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精神上的混乱感,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或者精神障碍。
其次,青少年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朋友,慢慢地在很多事情上不再那么看重父母的评价和意见了,甚至有点“逆反”。其实,每位逆反的青少年心中都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我按照你的想法做了,我还是我吗?很多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情感强加到青少年身上,不能看见与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情感,所以很多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尊重的青少年便不得已才选择“对着干”的方式,你说东我便朝西,至少能够保存我自己。他们的焦虑在于:我们如果是我们的话,我还能是我吗?有这种想法的人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和父母黏在一起,与那些对父母惟命是从的人一样,只是用相反的方式来表达而已。
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是可以好好独处的,他的内心是自由平和的,对自己是基本满意的,不会轻易被别人包括父母的评价所影响。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青少年,他们在刚刚见我的时候总是表达对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的期待与不满意,总是希望改变自己的父母,改变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改变父母的行为,但其实他们依旧和父母之间有着你我不分的联系。为什么很多亲子还在关系之中纠结着呢?可能他们害怕分清了你我之后会带来抛弃的感觉吧!而抛弃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则意味着无法生存下去,即便一个人长大了,这种感觉也会迫使一个人害怕分离与独立。其实,更多的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分离,而是父母害怕分离,因为父母不愿分离就会过度黏着孩子或者提早推开孩子,让孩子在分离之路上更加困难重重。
当很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发现,父母的能力和认知就是不够完美,但父母是爱着自己的,自己能够接受这一点之后,独立就开始产生了。他们接受父母的不完美,并且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并非客观公正、自己需要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时,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和父母都可以安心做自己,不必强求彼此改变,是相互尊重的关系,反倒可以听取彼此意见。到这时,孩子和父母不再是一种你我不分的“我们”状态,而变成了各自独立的一种“我们”状态,我们还是我们,亲情还在,分离之后的彼此能力会更强,会活得更好,只不过是一种有界限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