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从4名到124名 甘肃这所村小改变了什么

从4名学生到现在124名学生、从只有两名老教师到现在17名教师、从3间破旧的教室到现在功能室一应俱全……如今的新民小学,已经成为家长口中的“四好”小学。

原标题:【改革新实践·我们的记事本】从4到124,这所学校改变了什么?

孩子们在笼式足球场进行足球训练

孩子们在笼式足球场进行足球训练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每天下午5:30,肖正刚都会准时出现在新民小学校门口接两个孙子放学。

新民小学是张掖市高台县骆驼镇新民村的一所完全小学。早在6年前,肖正刚是不愿意将大孙子送到这所学校的。他说,“原来的校舍破败衰落,即使学校在家门口,我们也更愿意把孩子送到离家更远的骆驼镇中心学校。”

是什么样的变化,让肖正刚不愿意让大孙子在新民小学,现在让两个孙子都在这里上学?

答案,新民小学校长赵吉凯心里最清楚。

“2018年,我从骆驼镇中心小学调到新民小学当校长,4名学生、2名教师和3间教室就是这所学校的全部‘家当’。”说起刚来时,赵吉凯感慨颇多,“当时新民小学就是一个教学点,濒临关闭。”

见此情形,赵吉凯暗下决心——是校长就要有担当,一定把这里建成一所伙食好、环境好、教学好的学校。

目标确定后,赵吉凯利用暑假休息时间,走访家长,了解需求,让家长认同和接纳学校的办学方式。他说,“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他们才会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

走访中,赵吉凯明确了要解决三个问题。

——解决好“制”的问题。赵吉凯说,“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了镇上乃至城区,虽然享受到了相对优质的资源,但来回接送或者到城区陪读,耽误了很多农活。”为此,学校尝试日托制办学模式,这样只需早送晚接,一整天可以安心在地里干农活。

——解决好“人”的问题。“缺老师也是当时新民小学面临困难之一。”赵吉凯说,县教育局和骆驼镇中心小学提供了很大支持,抽调骨干教师到学校任教,加强了学校师资力量。

——解决好“物”的问题。为改善办学条件,赵吉凯寻求多方支持,争取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对硬件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及时备齐了学生休息用床和课桌椅,购置电灶办好食堂,并协调架设了200千瓦变压器解决冬季供暖问题。

孩子们正在上绘画课

孩子们正在上绘画课

原本“老破旧”的校园慢慢焕发了新生机。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学校的变化,纷纷将孩子转回家门口就读。

6年时间,新民小学逐渐恢复成一所日托制完全小学并附设幼儿园,每学期都有学生转入新民小学就读。随着学生数的逐渐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尤其是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已不能满足办学需求。

如今,新民小学各种功能室齐全。

如今,新民小学各种功能室齐全。

高台县教育局高度重视,优先给新民小学安排项目资金。截至目前,先后投入700多万元,新建了餐厅、水冲式厕所、高标准塑胶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从4名学生到现在124名学生、从只有两名老教师到现在17名教师、从3间破旧的教室到现在功能室一应俱全……如今的新民小学,已经成为家长口中的“四好”小学——学生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还可以学得好。

“我相信新民小学的明天会更好。”赵吉凯说,学校将继续坚持稳定“村校”教育“四个好”的办学思路来做精“村校”教育、做实学校工作、做强学校发展,让新民小学成为孩子们上学生涯的美好回忆。

(新甘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