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房企“新一哥”诞生了?

过去几年,地产百强几乎一大半民企都已经暴雷,要么彻底出局转行,要么直接躺平等着纾困资金,如今还能在市场打拼的民营房企已经很少了,更别说大赚特赚了。

但让艳姐意外的是,有一家低调的民营房企的赚钱能力相当夸张:

每一个项目都实现盈利;

平均回报率超20%、最高超30%。

来自一家非常低调的川系民企:

四川联投。

这样的赚钱能力,足以“吊打”整个行业。更夸张的是,四川联投成立不过4年、开发项目不过5个。

艳姐不禁好奇,四川联投究竟是家什么样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有跨越行业周期的业绩表现?

今天艳姐就和大家聊聊这家总部在成都,非常神秘的民营房企,也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评论,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

01

低调的民企“盈利一哥”

项目平均回报率超20%、最高超30%,年化大约14%,如何理解四川联投的这个赚钱能力?

从行业看,中指院数据,2024年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均值-21.2%;

从同行看,头部央企华润置地、中海ROE分别是9.52%、4.15%,民企代表滨江、龙湖ROE分别是9.63%、6.64%。

图源公司官微

也就是说,四川联投的回报率,要远远超过头部央企、民企。

单从回报率层面看,说四川联投是民营房企“盈利一哥”并不过分。

四川联投算是一家“低头做事不出声”的企业,艳姐试图去搜索公司的官网,但是没有搜索到,官微上的信息也比较有限。

公开信息显示,四川联投成立于2021年,总部设在成都,主业包括轻资产运作、代工代建、小股操盘、专业管理运营输出。乍一听名字,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四川省某个地方的城投公司,实际上它是一家地道的民营企业。

虽然成立刚刚4年,但四川联投的赚钱能力相当强悍。

目前,四川联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川的成都、遂宁、眉山,以及重庆,开发项目5个。

像第一个项目遂宁·河东艺境项目,2021年9月拿地,2022年5月开盘时以9200元/㎡的均价成为当地的“价格王”,总销售额4.51亿,股东平均收益率超30%;

图片

遂宁·河东艺境实景

第二个项目成都金沙·清源里,2022年10月拿地,2023年9月开盘,总销售额约2.8亿,股东平均收益超20%;

图片

金沙·清源里实景

第三个项目成都宽窄学府,2023年6月拿地,2024年6月开盘,开盘去化70%,1个月清盘,股东平均收益超20%;

第四个项目重庆金茂·璞印金开,2024年9月拿地,之后引入金茂合作开发,2025年3月首开,首开热销3.6亿,已经远超2.46亿的拿地价;

金茂·璞印金开实景

第五个项目成都郫都项目,今年4月拿地,楼面价9250元/㎡,目前周边新房均价1.7万/㎡~2.2万/㎡,大概率也是会赚钱的。

对于一家行业“新面孔”,在民营房企赚钱难度越来越大的现实环境下,四川联投不仅做到“做一成一”,还做到大赚特赚。

所以,“秘籍”是什么?

艳姐觉得,有2个关键词:

其一是拿地“小而美”。四川联投的5个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面积不大、位置不错。

像成都金沙·清源里建面约1万㎡,青羊区金沙核心地段,紧邻成都西站、西三环;成都宽窄学府建面约1万㎡,金牛区一环内,紧邻成都潮流商业地标宽窄巷子;重庆金茂·璞印金开建面约2.32万㎡,紧邻金山公园,是重庆低密豪宅集聚区;成都郫都项目建面约2.8万㎡,距离地铁6号线约700米。

其二是合作“抱大腿”。四川联投的5个项目中有4个选择了合作开发,而且合作伙伴的咖位都十分在线,甚至连项目“冠名权”都不要。

像遂宁·河东艺境联合四川本地实力民企澳南集团,四川联投占股51%;重庆金茂·璞印金开拉来了央企金茂,后者占股36%;成都郫都项目拉来了新希望地产。

这些建面1、2万㎡的小项目,大房企未必看得上,反倒是给了像四川联投这样小房企机会,后期还可以通过让渡部分利润与大房企合作。

这种“错位竞争”既减少了自己的资金压力,又能够通过合作方的品牌溢价提升利润空间,实现速战速决并快速落袋为安。

哪怕自己拿的地、股权占大头,连“冠名权”、操盘权都可以不要,为了赚钱,这些“反常规”操作不寒碜。

按照四川联投的说法就是,“利润优先、做一成一、行稳致远”。

02

不走寻常路的“合伙人机制”

如果说仅靠“小而美”、“抱大腿”的打法就能干到民营房企“盈利一哥”,或许有些夸张,毕竟这种打法太简单,太容易被复制。

这背后更核心的因素,艳姐觉得是“机制”和“人”。

在四川联投官微的介绍中,他们给自己一个特别的定位:

房地产专业投资联盟平台。

换句话说,与其说四川联投是一家开发商,倒不如说他们是“资源整合商”、“财务投资人”。

如果将房地产开发链条切分,大致可以分为拿地、建房、销售3个环节,绝大部分房企主要干拿地、销售2个环节的业务,但四川联投似乎只干1个业务:

拿地。

建房和销售环节,都是通过资源整合,或者说是合作开发的形式来实现。

这个模式下,四川联投的目的非常单一,只要搞定资金、拿对地,确保做一成一就可以坐享收益了。

所以,最核心的资金,怎么来?

独特的合伙人机制。

说到合伙人机制,不得不提四川联投的创始人张巧龙。

地产圈的人大多对张巧龙比较熟悉。

张巧龙

公开信息显示,张巧龙是四川成都人,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早期曾就职于广元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四川省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企业。

2006年前后,张巧龙入职四川蓝光地产,正式从房地产乙方转型甲方。此后14年,张巧龙从技术工程师做起,先后担任项目总、城市总、区域总,蓝光地产经营副总裁、常务副总裁,并在2018年出任蓝光地产总裁,全面操盘蓝光地产战略布局。

张巧龙接手后,蓝光地产规模,从2017年的582亿到2019年的1015亿,年复合增长率32%。

2020年,张巧龙履新广西本土房企彰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并在年底转任合伙人,直到2021年创办四川联投。

大家知道,地产行业是个资金、资源密集型行业。在蓝光的14年职业履历,张巧龙在沉淀了丰富的项目实操、企业管理经验外,还攒下了广泛的资源。

所以在创办四川联投时,张巧龙就拉来了“高量级”的高管团队。

像董事会主席张兵,早期主要在成都等地从事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和供气业务,后面涉足地产、投资、新能源等领域;

张兵

总裁谢谋安,曾任百强房企四川正黄集团的总裁;

谢谋安

副总裁刘颖,分管策划、营销、物业,有万科、中海、凯德、金茂等房企工作经历,曾任金茂西南区域营销总监;

刘颖

副总裁梁燕,分管招采、成本,曾任正黄集团西南区域成本总监;

梁燕

副总裁唐洪涛,分管工程、设计,曾任蓝光地产副总建筑师。

更核心的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四川联投的投资人。

目前四川联投的股权中,张巧龙占比约19.35%、谢谋安18.37%、梁燕4.58%、唐洪涛3.06%。

四川联投的这套合伙人机制,总结起来就是,高管“带资进场”,与公司利益进行了深度绑定,自然会穷尽各种方法为四川联投注入资源。

而在项目层面,四川联投也会引进投资人成立合营公司共同投资。

这套机制虽然实现了与高管、投资人的深度绑定,但也有一个bug,资金杠杆和滚动开发下,十分考验团队的资金统筹能力。

像四川联投及其关联方在重庆金茂璞印金开项目中,就通过股权质押融资了1.62亿,后续一旦有一个项目投资失利,可能会产生致命的连锁反应。

当然,或许是四川联投的规模太小,各大榜单中很难看到它的身影。不过他们给自己也定了个目标,2025~2027年销售额分别达到:

5亿、8亿、10亿。

规模或许跟大房企无法相提并论,但在目前的行情下实现2年翻一番,“野心”还是相当大的。

03

到底会不会“造房子”?

艳姐在前面提到,四川联投奉行的一个准则是“利润优先、做一成一、行稳致远”。

为了赚钱,他们甚至连“冠名权”、操盘权都可以不要,哪怕是自己拿的地、股权占大头。

也就是说,四川联投的合作开发,更像是在扮演财务投资人的角色。

不过艳姐一直觉得,产品才是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一家房企的成功,首先是好的设计和产品。

目前四川联投的5个项目中,有4个是合作开发,只有成都宽窄学府是自操盘项目。透过这个项目,我们也能窥探四川联投到底会不会造房子。

项目紧邻成都一环,地段优越,但地块非常秀珍,占地约3800㎡,计容建面约9500㎡。

图片

宽窄学府效果图过程稿

常规来看,地块越小,开发商很难有操作空间去打造园林和公共活动区域,也直接影响后期的居住舒适度。

如何放大小地块项目的地段价值?四川联投给到的解决方案是:

高定。

比如在外立面的塑造上,项目以灰为底色,大面积low-E玻璃+铝板+香槟色EPS,在横向线条还以弧线元素,营造钻石光感的视觉效果。

图片

宽窄学府效果图过程稿

在景观的打磨上,他们通过全域架空,在最大化景观视野面宽的同时,还在架空层中设置“4点半课堂”等泛会所功能空间。

在户型的设计上,他们也做了诸多高定设计。

像在建面约115㎡的3房户型中,通过2梯2户设计,带来了近10㎡的类独立全明电梯厅空间;大面宽窄进深的设计,客厅面宽做到约6.9米,形成了一个超40㎡的大方厅,空间尺度和景观视野相当阔绰;另外还通过3飘窗+双阳台,总体带来近22㎡的实得空间,空间实得率达到惊人的96%。

宽窄学府建面约115㎡户型示意

这种高定,还体现在装标上。

作为双限项目,项目的装标不得超过3000元/㎡,但四川联投做到了“低价高配”的效果。

日立的中央空调、美国百朗的新风、德国菲斯曼的地暖、汉斯格雅的花洒、蒙娜丽莎的地板、欧派的橱柜,甚至全屋还配备了智能家居系统……

这样的配置,甚至可以跟现在市面上装标5000元/㎡的项目媲美。

虽然是“财务投资人”,但四川联投的产品设计功底还是相当在线的。

结语

行业震荡下行,民营房企大面积卧倒,但仍然不乏像四川联投这种“小而美”的代表。

艳姐觉得,虽然四川联投更多的像是扮演“财务投资人”的角色,但短短4年能有这么高的回报率,依然可以给到行业一些启示:

未来是稳健经营的品质房企时代,对民营房企来说,更核心的是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才能真正活下去,活得更好。

不过艳姐一直认为,产品才是房企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扮演财务投资人的角色或者有一个项目投资失利,四川联投未来在生存空间或许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最后,祝福每家房企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主编:张艳

责编:Eri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