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商超之战有多卷?相信已无需马拉车市多言,毕竟从我们身边的商圈就能最直观地感受到。
就拿成都老字号的购物中心锦华万达为例,就有十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厅,分布在各个角落,几乎走两步就有一家,包括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埃安、岚图等等,甚至会给人大型车展现场的错觉。
而要说进驻商超,特斯拉无疑是开创者,然而这个开创者或许要率先“逃离”。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特斯拉正在重新评估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的方式,考虑关闭北京等城市的部分购物中心展厅,将更加重视成本较低且能够提供维修服务的郊区门店。对此,特斯拉方回应,国内销售渠道依旧处于正常的拓展节奏当中,暂不知外媒的消息来源于何处。
开创者要率先“逃离”?
特斯拉的回应并没有直接否认该传闻,而只是说正常的拓展节奏,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事实上,这并非是特斯拉第一次曝出关闭购物中心门店的消息,有报道称,去年特斯拉关闭了4家体验店。2022年3月,特斯拉宣布将关闭全球大量线下门店,仅保留少部分客流量大地区的门店,用作产品的展示厅和特斯拉的信息中心。
7月,特斯拉公布了二季度财报,其收入和盈利增速都较一季度有明显放缓趋势。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69.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低于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速81%。二季度净利润22.59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26.2亿美元,同比增长52%,一季度增速则为255%。
此外,交付量方面,特斯拉近两年首次出现环比下滑,二季度,特斯拉全球共生产了25.8万辆汽车;交付了25.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7%,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31万辆环比降18%。
虽然环比下滑,不过相比其它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的销量依然是佼佼者,因此,仅从销量或许还不足以说明特斯拉将要关闭商超展厅。
不过,在所有的商超展厅中,特斯拉的人气降低正逐渐成为现实。马拉车市曾多次走访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商超展厅,说实话,不仅特斯拉,其它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厅同样冷清。这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商超展厅究竟能为品牌带来多少转化?
品牌初期,在寸土寸金的商场里,汽车展厅往往能够吸引大量人流。不过既然是寸土寸金,因此租金成本、店内的人力成本自然不会是一笔小数目,高昂的运营成本成为了品牌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既然早已打开了市场,整体销量也高高在上,那么关闭商超展厅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特斯拉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同时开个大点的门店,提升服务质量,随时能够提供试驾,比在商场只能摸一摸、看一看实车还是强很多的吧,于情于理都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会否带动造车新势力开辟另一个新战场?
把直营店开进高端商圈,的确为新品牌的前期形象树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这些新品牌知名度已经足够高之后,在商圈中开直营店的必要性也在逐步降低,这也是当前很多品牌逐步撤出高价值商圈的主要原因。
特斯拉进入商超,带动了一大波模仿者,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旗下新能源品牌纷纷效仿,开设了一个又一个的商超展厅。然而,特斯拉达到目的了,而其它品牌又如愿了吗?
尤其是传统车企旗下新能源品牌,本身就是畏手畏脚,毕竟要亲手毁掉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4S店模式,显然是不可能。所以,它们更多是跟风,自己心里也没底。
事实上,效仿者早有提前出局的例子。马拉车市此前探店就发现,在成都各大商超,早已没有了威马汽车的踪影,而是转头经营起了直营店。只不过没有名气,身处偏远的威马直营店门可罗雀。
马拉车市还记得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商超店租金高,可能租金有一半作为广告宣传(费)花掉了。大部分的商超店铺都不赚钱,所以等品牌有足够知名度的时候,其实很多品牌还是会往4S店走。因为品牌度知名度高的,4S店的转换率也高。对新势力而言,这两步其实都缺一不可。”
实际上,特斯拉作为国内商超店的先行者,在经过多年的布局并成功打响品牌后,已经萌生了“隐退”的想法。去年8月,就有消息称,特斯拉有意减少一线城市商超直营体验店的数量,并在传统汽车商圈建设起更多传统4S店形态的网点。
现如今,其又再次被报道关闭商超展厅,或许成为现实已经不远了。而我们更担心的是那些还在商超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看到特斯拉的“逃离”,它们又会否跟进?
总之,不论是商超展厅,还是4S店,没有哪个更先进哪个会过时,有的只是在当下哪个更符合厂家的需要。需要品牌知名度的新能源们,还在低头往商超里冲;功成名就之后的特斯拉开始把目光转向了4S店;传统车企们则选择为过去的城市展厅做了一个新包装,在不伤害4S店的前提下告诉外界,我们也在“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