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靡一时的“大车店”,不是谁都能当掌柜,一些店名沿用至今

中国东北地区,曾经有一种特殊的营业场所存在,这种营业场所巅峰时期发展迅速,甚至因其建立了不少集镇,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过,却有很多城市,依然沿用着它曾经的名字,这个营业场所正是东北的大车店。

在明朝时期,明朝的军队来到东北都是利用水路,曾经明朝军队进攻高句丽,就是利用了水路运输,保证了自己方面的补给,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明朝军队这样的选择,主要因为明朝的造船工艺很发达,另外一个原因是东北的道路不好走。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的开禁,加之交通运输业发展,民国初期的胶皮大轱辘车出现,闯关东的人大量进入东北,于是大大小小的畜生动力大车越来越多,涌入东北地区。

清末民国初的赶大车师傅依靠长途运输赚钱,一路上极为辛苦,又要防范当时猖獗的匪盗,还要面对东北地区的严寒,夜间睡觉也不敢睡深,免得有毛贼盗了货物等等,诸多烦心事儿加在一起,让赶大车的师傅们苦不堪言。

在这种背景之下,一种叫大车店的营业场所应运而生,大车店类似于古代的驿站,也与今天的高速服务区相似,但是又有所不同。沿途设置大车店,四十里一个,一开始专门服务于赶大车的师傅们,为他们提供看管货物,停车,喂草料等服务,还提供热炕头住宿和食物。大车店的出现,让赶车师傅们乐开了花,虽然大车店的环境不是上等,但是在寒冷的东北,夜里能睡热炕头,吃口热乎饭,这对于赶车师傅来说,已经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了。

大车店基本都是土木结构的建筑,用木头做房梁,土和稻草混合成墙壁和热炕。不过,大车店是提供给大车师傅们服务的地方,可不是给富人旅游的宾馆,所以大车店最初是男女混住,一铺炕上男人和女人一起睡,当然了,女人会被分配到炕的一端,并且有帘子阻隔,一般还会给一个尿盆,方便女人,她的身边安排的也会是同行的男人。由于大车店每天都有很多人入住,所以一般也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一觉醒来,大家会来到一个大厅的屋子里吃饭,屋子里会摆放一些长条凳子,和几张桌子供大家吃饭喝水用。至于饭菜,大车店提供的多数为玉米面大饼子,在那时候能吃口这个已经非常不错了,汤的话会有大萝卜汤,白菜土豆子等等,大鱼大肉就不要想了,除非是自带。这些大车师傅有的条件好一些,会自带点咸菜啥的,算是一路上给自己开个小灶,成了艰苦旅途中的一点欣慰。

时间一久,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改善了不少,大车店的店主也有不少有钱的金主来经营,于是高端的大车店开始陆续出现,它们的出现,意味着舒适度和服务的提升,开始提供单间住宿,客人点餐,还能有一些增值服务。这样高端的大车店出现以后,将条件不错的大车师傅们的生意都抢了过去,毕竟有点资本后,谁都更喜欢过些舒坦日子。

不过那些差一些的大车店也没因此而倒闭,生意也比从前更红火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服务的客人群体早已不单单是大车师傅们,更多的手艺人和路过的客人成了他们的新客户。

从此以后,大车店变得复杂起来,住店的人从单一的大车师傅,变得更加复杂,其中包含了杂耍的艺人,有时候大车店的人为了解闷,就会集体出钱让他们来一段,他们也会再赠送一段,供大家消遣。还有告状的苦主,夜里诉说自己的苦处;更有路过的人,在这里睡一觉,明天继续赶路。也有乞丐与小商人,总结起来,真是包罗万象,各路“神仙”齐聚。

人多了,经济水平就拉开了,需求也就多了。最开始演戏给大伙消遣的艺人,索性就不走了,也在大车店的边上设立一个点,专门靠表演给过路的人看赚钱;一些小商贩也不再去更远的集市售卖货物了,干脆就找一个人多的大车店盖一个店面兜售货物;打这以后,各行各业都找到人流密集的那些大车店开始做起了生意,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大车店都发展成了集市,还有更甚的发展为城镇,即便在今天的东北,还有的城市叫着当年大车店的名字,例如:瓦房店,普兰店等等。

即便门店越来越多,大车店依然还是这个商圈中的主体,它们的招牌依然是最醒目的存在。旅途中人,远远的看到前方有店幌子出现,仔细确认一下,发现幌子是一个类似“箩筐”的样子,心里就安稳了,因为这种“箩筐幌”是大车店特有的招牌。

如果你的经济不太宽裕,希望选择一个便宜点的大车店,那你只需要选择一个“箩筐”做招牌的大车店即可。反之,你不差钱,那就要选择一个三个“箩筐”做幌子的大车店了,因为那是高级别的象征,服务更到位。

有一点值得注意,如果你是一名乞丐,就不要去有“箩筐幌”的大车店了,因为它们不接待乞丐,你需要寻找一个不挂“箩筐幌”的大车店去住,那里三教九流都不拒绝,虽然环境差一点,但是包容性却极高。

据《营口百年图志》(第一册)记载:“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来营口陆路运输马车每天近千辆,东部昼夜车水马龙。”

从记载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大车店曾经在东北的繁荣景象。但是这种明摆着赚钱的行当,却不是谁都能开的行业。匪患重生的晚清和民国初期,想要在荒郊野岭赚取一桶金并非易事。如果您的大车店入住的客人,每天都要被匪盗光顾一番,相信再没有人敢住您的店了。

即便是法制越来越健全,但是却没能如今天一样安全,这一点从张作霖先当土匪,又转型保安团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要在那个时候开一个大车店,除了本钱之外,还需要强大的背景,或许与当地的土匪也难免要有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才行。

即便如此,强大而繁华的大车店,随着时代的推移,交通运输的发达,还是在火车与汽运的发展之下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下了一些回忆给那些老人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