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与糖尿病的斗智斗勇,已上演了好几个世纪,但是目前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好消息是,现代科学对于糖尿病的分析越来越准确,通过更加精准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引导治疗。
如果糖友能了解简单的糖尿病知识,不但能减少误诊几率,还能够更好地服从和配合,防止过早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还能“转型”?
你是不是认为,糖尿病从确诊之后,就可以一直沿用治疗方法和管理方式?但其实,这可能会使你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有网友自曝了患上糖尿病后,就经历了“转型”问题,原有治疗和管理方式让他“雪上加霜”。
2年前,他确诊2型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打针、吃药控制之后,感觉还不错,就偷偷停了。生活上也开始麻痹大意,甚至喝上了酒。
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腹部疼痛,不得不入院治疗,期间血糖始终难以控制,甚至治疗时一度出现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症状的酮症酸中毒。
出院后,他用原来的方式控制血糖,但是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后面还出现了四肢神经病变并发症。最终,他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打胰岛素,但他已经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用量也比普通病患要大。
相信这个活生生的例子会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讶,糖尿病还能“转型”?事实上,这是因为糖尿病的分型十分复杂,就算是常见的1型和2型糖尿病,也还有很多亚型,症状也各不相同,往往容易造成误诊。
今天,请广大糖友和“正糖名家”一起来认识一下1.5型糖尿病。
像2型又像1型的糖尿病
1.5型糖尿病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完整的学名叫做:“成年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简称LADA。LADA的发病率并不低,在我国患病人数或达到了千万级别。
它既有1型糖尿病的某些特征,同时还有2型糖尿病的某些特点。
与1型糖尿病相比:
LADA患者胰岛β细胞破坏缓慢,发病年龄较晚,往往到25岁~35岁才会发病(多在应急情况下发生),症状比典型1型糖尿病要轻,在病程早期口服降糖药物有效。
与2型糖尿病相比:
LADA患者比较消瘦,“三多一少”症状明显,病情发展快,往往起病半年到一年后会因为胰岛功能迅速衰竭而必须依赖胰岛素。
凡成年后突发糖尿病的人,还具有消瘦的特征,一旦出现使用口服降糖药半年无效的情况,均应警惕1.5型糖尿病,即LADA。
本质上,LADA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但却常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其患病率约占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10%—15%(患病率是1型糖尿病的2倍),其中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速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3倍。
如果能够早期识别,提前使用胰岛素,即便是患了LADA,病患或可避免后期胰岛功能的快速缺失,进而变为典型的1型糖尿病。
应该如何应对1.5型糖尿病
LADA治疗主要体现在保护胰岛功能和降低血糖两方面。所谓的治疗即早期采用一些措施和方法对未被自身免疫破坏的胰岛β细胞进行保护。
为了防止LADA胰岛功能进一步恶化,应该减轻患者β细胞的负担,可用外源性胰岛素代替自身产生的胰岛素,以免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如果确诊了1.5型糖尿病,就不要抗拒打胰岛素。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身体机能,使得病情不会急剧恶化。
另外,还有研究证明罗格列酮对于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合使用两小时后,C肽及C肽增量无改变,因此认为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也有研究表明,注射胰岛素同时服用二氮嗪,能够开放胰岛β细胞膜的钾离子通道,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来保护胰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