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实录∣【岳麓书院康德经典原著读书会】第六期

第六期我们继续学习 《论神义论中一切哲学尝试的失败》 由五位同学领读五段文本 Ⅰ 蒋甦琦:   本段

第六期我们继续学习

《论神义论中一切哲学尝试的失败》

由五位同学领读五段文本


甦琦:

  本段表达了约伯因撒旦的试探而突降厄运,在与赶来安慰他的朋友的辩论中,显示出与他的朋友所持不同的神义论。约伯的三个朋友把灾祸解释为上帝对约伯的罪的惩罚,因为按照人所共知的认识,神必然是公义的。而既然约伯受难,就可以反推出他是有罪的。况且人作为上帝的造物,本身犯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并不能举出约伯所犯的任何一个错误,因为约伯无条件地赞同神的意旨。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先验地对约伯的遭遇作出了判断。

  约伯则坚信自己并没有任何错,因为他内心的良知从未责备他,甚至“他心里所愿的,就行出来。”他的愤怒就在于,他在灾祸降临之前与他的朋友一样相信神的正义,事实上他却收获了不应有的惩罚。他曾经的健康、富足、自由、权力和家庭都在忽然之间被上帝收回,仅仅保留了他在善的良知中的自我满足。而从幸福到不幸,完全找不到说得通的理由。于是,他在剧变的眩晕之后逐渐理智的过程中,开始抱怨厄运,间接地质疑了神的公义。

  康德在此前区分了两种神义论,一种是教义式的,这种神义论出于思辨理性,从上帝所显示的大自然中推衍出上帝的意志,把世界当成上帝的作品,从而彰显出上帝意志的意图。另一种是确实可信的,这种神义论不是出于思辨理性,而是实践理性,并不通过其他理由,而可以看成上帝直接开腔,确实地说,就是神的话通过圣经传递出来。

  如果把约伯的遭遇看作在世界中自然发生的事件,同时也作为世界的一部分,那么他的朋友对于这一事件所显示的意义作出的解释,显然是通过思辨理性实现的,因为他们把“神是正义的”作为先天教条,来衡量所发生的一切事。现在的问题是,约伯的神义论不是教义式的,但是不是确实可信呢?他通过良知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遭此劫难。这内心的声音(良知)就如同上帝直接发号施令一样。从《约伯记》后来的记述可知约伯的义在于明白了上帝的绝对主权,也就是说,上帝的义大过于约伯的义。约伯的神义论是出于良知而不是推论理性的教义式的的神义论,但也不是确实可信的。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约伯的神义论是一种以良知来回应确实可信的神义论(圣经)的过渡形式?

韩广平:

  本段在接续前一段,以约伯朋友的虚伪心态为对立面,突显出约伯的坦率与真诚。约伯的朋友在上帝面前貌似虔诚的态度实质上是基于利益的考虑,是虚伪的假虔诚。与之相对的是约伯的坦率:当面发出抱怨和质疑,不曲意为上帝的行为辩解,同时相信上帝能够为自己解释受到惩罚的理由,哪怕由于冲撞上帝而获更大的罪也在所不惜。约伯的这种坦率的态度就体现出某种真正的虔诚。在这段文字中,康德强调了——伪装出虔诚的态度,来获得至高者的宠爱和宽恕(“凭借自己的判断讨他的欢心”)是真正的不虔诚,是伪善。康德在这里偏重于阐述内心态度上的不真诚(自欺)。

  从这一段的论述来看,约伯的朋友们不真诚的品质似乎还涉及到:①“朋友们所说的,如同被更强大者窃听”——言思不一;②“他们维护自己本来必须承认一无所知的东西”——假装对无法认知的事物的认知——对可以认知的东西的错误认知——“尽管他们不能列举出一件应当由这位不幸的朋友承担过错的罪行,他们却相信可以先验地作出判断”;③“伪装出自己事实上并不具有的信念”——基于利益考虑的虚假信仰。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1.说真话、真诚是不是并列关系,二者共同包含于诚实?2.真诚是否仅仅指向内心的态度(纯粹的内在价值)?

 舒老师:这一段有几个词要把握。1.首句的“玄思”(与267页“推论的理性”中的“推论”是同一个词)与“超玄思”,约伯的朋友在玄思,他们并不知道上帝的意图而在揣测上帝的意图,约伯在超玄思,他承认自己的一无所知;2. 269页第一行中的“真理”并不是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意思,而是指上帝的意志;3. “一无所知”不是表示对事物没有认知,而是“达不到洞见”。


陈力源:

  这段话主要是谈论,上帝是如何看待约伯与其朋友的辩论,以及康德据此得出的结论。上帝对约伯是赏识的,他在回答约伯时,让约伯看到了上帝的全知全能,同时也让约伯看到了上帝安排的各事物本身的合目的性是与其他事物甚至是人的目的相冲突,这也证明了,上帝的这种安排无论是在自然秩序中,还是在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的联结中,都是隐秘的,是人不可认识的。约伯虽然出于正直按照自己的良知对上帝提出了质疑,但这只是约伯因其不智而谈论了不可知的事物,不是对上帝的亵渎,而约伯朋友的辩论并非出于良知。

  康德认为,约伯朋友的辩论看似充满信仰但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而约伯秉持着心灵的坦诚得到了上帝的奖励,上帝的这种裁决证明了道德对虚伪的信仰是有优势的。

 问题:1.如果约伯知道上帝创造的智慧,他为什么会对灾难进行抱怨?2.“可以理解的目的”、“合乎目的的”与“违背目的的”,这些“目的”所指为何?

 回答:正是对灾难的抱怨,体现了约伯并没有对上帝的洞见,约伯的抱怨是出自情感,与前面“他的心情也许是每一个人在他的处境中都有的心情”相对应。

唐陈鹏:

原文:但是,通过对他的怀疑令人惊异的化解即仅仅通过证明他的无知就产生的信仰,也只能进入这样一个人的灵魂,他在最强烈的怀疑时还能够说(《约伯记》,第27章,第5、6节):“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因为他以这样的意向证明了,他不是将自己的道德性建立在信仰之上,而是将信仰建立在道德性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信仰多么脆弱,它都具有纯粹和真实的性质,即具有奠立一种宗教的性质,这种宗教不是争宠的宗教,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宗教。

  前文已述,对大自然“确实可信的诠释”也即确实可信的神义论是康德所倡导的神义论。他对《圣经·约伯记》的分析,其实就是为了具体阐释他的神义论观念。他在前面几段之所以要费尽心力的区分理论理性(推论的理性)和实践理性(掌权的实践理性),将知识与信仰分开,实际上是在探索一种新的神义论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解读:“但是,通过对他的怀疑令人惊异的化解即仅仅通过证明他的无知就产生的信仰,也只能进入这样一个人的灵魂,他在最强烈的怀疑时还能够说(《约伯记》,第27章,第5、6节):‘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

  从p268页开始,康德试图通过对约伯故事所蕴含的伦理(神学) 意旨进行解读, 以诠释上帝的属性。康德的解读有两个明显的倾向:第一,他通过约伯的行为,展现出约伯拒绝“善恶各有其相应之因”式的因果报应信仰,并对他的朋友所提出的“有罪遭罚”的安慰表示质疑。“他的良知终身没有对他提出过责备”,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仍表示“赞同神的无条件意旨的体系”。第二,约伯自信自己坚守正义,坦荡虔诚,听凭自己良心的指引,对虚伪的信念深恶痛绝。他的“怀疑”,或许即是对上帝无故使其遭罪的质疑,“他心里所愿的,就行出来”;他的“无知”,或许指的就是约伯抛弃“思辨理性及其虔诚恭顺的样子”,而是以心的端正、真诚来面对上帝。(此处可联系上文:“他的朋友们所说的, 如同他们被更强大者暗中窃听一样, 他们正在裁决这位更强大者的事情, 凭借自己的判断讨他的欢心, 对他们来说要比真理更受关切。他们维护自己本来必须承认一无所知的事物, 只是为了装装样子, 他们伪装出一种自己事实上并不具有的信念, 他们的这种狡诈与约伯的坦率形成了非常有利于后者的鲜明对比, 约伯的坦率如此远离虚伪的阿谀奉承,以致几乎接近于放肆”。)在康德看来,约伯出自真心,道德品行优异的他找不到自己遭受苦难的根由,他在痛苦中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并进而怀疑上帝的正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对信仰和上帝怀疑,某种意义上,显示了约伯信仰的本质。(此处可参看:“对约伯来说, 只有救苦救难的上帝的不可把握性是显而易见的。人应当在这之上建立他的虔诚的信仰, 即使他什么也不理解, 而且最终还不得不去死: 这是一种在具体的苦难中也要坚持到底的态度”。汉斯·昆著、邓晓芒译、刘小枫主编:《上帝和苦难》,《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第 903 页。)

 解读:“因为他以这样的意向证明了,他不是将自己的道德性建立在信仰之上,而是将信仰建立在道德性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信仰多么脆弱,它都具有纯粹和真实的性质,即具有奠立一种宗教的性质,这种宗教不是争宠的宗教,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宗教。”

  曾有学者指出,人类从道德信念与立场出发,决意为自己的实践行为找到一种强有力的理性保证,故持守上帝理念。在此意义上,我们关心的不是上帝自身是什么,而是对于道德地存在的人,上帝意味着什么。在这里,康德认为,约伯谈论上帝只是基于自己的良知(“因此, 不是认识上的优势而是心灵的坦诚, 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的怀疑的正直不阿, 对在人们感觉不到的时候, 尤其是不面对上帝的时候 ( 在上帝面前这种狡诈就荒唐无稽了) 伪装信念感到厌恶, 只有这些禀性才是在约伯这个人身上决定在神的裁决中一个正直的人相对于宗教上的马屁精的优势的东西”);约伯对上帝的伟大和智慧、仁慈和正义深信不疑,但这种相信凭借的是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而不是凭借理性(推论性理性)的认知。约伯把谄媚上帝和内心忏悔视为一种犯罪。他向上帝敞开胸怀,满怀诚意对上帝无条件地信赖。所以康德指出,约伯以自己的道德践履证明了道德不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相反,是信仰建立在道德之上。换句话说,上帝的仁慈和正义只能通过道德实践得以印证。

  从宗教的层面来说,真正的信徒不应该把对上帝的信念建立在一种通过推论性理性验证确实可信的基础之上。实际上,一个真正信徒必然需要一个最本质的缘由,即真诚地信仰上帝,这甚至是一种直觉上自明的信念,它不需要任何逻辑的论证,不需要任何理性的或经验的证据。这就是“将信仰建立在道德性之上”,并且这种信仰具有“纯粹和真实性质”的原因。

 读书杂感:与此前借助思辨理性(即前文所言的推论式理性)对上帝的意图进行推论式诠释的神义论不同,康德的神义论主张对上帝的伟大与智慧做实践理性的诠释。人类只能通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行动来印证上帝的伟大与智慧、仁慈与正义。这种神义论一方面拒绝了从理性思辨角度对上帝的神圣、仁慈和正义理论规定的可能性,要求人们坦率地承认理论理性在认识上帝问题上的无能;另一方面它又指出了信仰上帝的真正方式——以坦诚的心灵、正直的行为和纯洁的自由意志取得上帝的认同。其中,坦诚的心灵最为康德所看重。康德所强调的心灵坦诚,指的是对自己视之为真的东西承认和表白的真诚性(此处参看了傅勇军和任志安先生的研究)。

赵伟:

  现在我们来到该文的最后一个部分—结束语的第一段。这是承上启下的一段,承上在于对前文自教义式的神义论之外提出的确实可信的教义论的重申,康德通过《约伯记》里约伯的故事,说明了约伯“将自己的信仰建立在道德性之上”,强调坦率和正直;启下在于从这种信仰出发,继续了对坦率(正直、虔诚)概念的论述,康德提出一个对比,即以坦率对比虚伪和不正派。

 遗留问题:1.为何神义论涉及一种有利于科学的任务?是否是在强调文中所言“发现我们的理性无能方面的坦率”?2.前文论述两种神义论的时候论及,确实可信的神义论是基于实践理性的诠释(P267),那么为什么这里论述到“关键并不那么在于理性思考”?3.对“无论这种粉饰是出自多么虔诚的意图”这一句进行理解,康德强调确实可信的神义论在于“不粉饰”,为何虔诚和该种神义论出现了冲突?依此,坦率、正直、虔诚等概念有什么区分和联系?进而,虚伪和不正派这两个概念又与这些概念有什么关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