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外交官提议“新乒乓外交”

参考消息网9月7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9月4日发表题为《“乡村篮球”可成为美中关系的新“乒乓外交”》的文章,作者为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杰克·D·戈登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前外交官利兰·拉扎勒斯。文章编译如下: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火爆的“乡村篮球”视频中,成百上千名观众在临时搭建的球场里看本地选手运球、灌篮、投三分球。这种似乎是基层自发组织的乡村篮球赛正在全球引发关注。迈阿密热火队球星吉米·巴特勒最近就曾前往中国乡村篮球赛现场。

这让人不禁畅想:篮球能否成为21世纪版的“乒乓外交”?1971年在日本举办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球员格伦·科恩错过了自己的大巴,不得不搭乘中国队大巴。巧遇成为契机。科恩与三度获得世界冠军的庄则栋握手,不久之后,美国乒乓球队受邀前往中国打表演赛,从而为美国总统尼克松次年访华铺平道路。

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可以建立信任并减少误解。

显然,如果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从没会面过,也不懂彼此的文化、历史和语言,就会更容易将对方妖魔化。这就使得政府中的强硬派可以更轻易地宣扬反外言论,推动误解升级成冲突。

美国高层官员近来接连访华,展现出美国目前还想维持关系的意图,即使军事和科技上的分歧在不断升温。

篮球可以提供一些所需的共同基础。我多年前作为美国外交官在中国工作的时候,亲眼看到体育外交的效果:中国年轻人热烈讨论科比·布赖恩特等球员。

篮球能够成为连接起美中年轻人的桥梁。中国乡村篮球运动员可以受邀参加美国城市的篮球训练营,而美国城市篮球运动员可以在夏天到中国乡村打球。想象一下,年轻的斯蒂芬·库里在桂林的水泥篮球场上投三分球,或是一名云南球员在芝加哥的户外篮球训练营学习快速变向过人。乡村街头篮球的爆款视频能告诉中美两国民众,不要把对方当成敌人。

就像是中国老话说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或许两名分别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球员能够在篮球场上很快成为朋友,他们以后又可能在谈判桌上再次碰面。两人曾经一起打球的经历将给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编译/胡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