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回家过年。无论身处何方,无论相隔多远,回家,是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深沉的渴望。2019年猪年春节之际,中国山东网特别策划推出“回家过年”春节特别报道,记者根据亲身经历记录下回家过年的点滴故事,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浓浓的年味。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像民谣说得那样,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一连好几天的忙碌和走亲访友总算告一段落。在这一天里人们可以在家好好休息,睡到自然醒了。可以说,老辈正月初三的习俗也恰恰顺应了人的作息规律。
记者了解到,正月初三,又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它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此不宜外出。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以免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年初三,假期已经过了一半了,我姐和姐夫初二来了也没有回去。当然,除了爸妈他们没有睡到自然醒,作为孩子的我们都睡到了自然醒。爸妈为了做好中午的饭也是早早地准备食材。
我起床时已经十点半了,洗漱完后爸妈就喊我到厨房帮忙。“把葱剥出来,把菜洗洗,把盘子也刷出来”。叮叮当,叮叮当,为中午的饭菜而忙活着。在我家这边吃饭人越多越好,爸爸让我打电话问,“你大爷家的哥哥叔家弟弟啥时候过来,等着他们来了就吃饭”。人多了自然也热闹。
因为我家里人都喜欢喝酒,而且酒量都还可以,而我就有点“尴尬”,酒量不行,我只能陪着他们喝饮料,给他们端茶倒水,当服务员。
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放烟花,每次都盼望着过年,因为有零花钱和放鞭炮,当时给的零花钱差不多都买了烟花,和小伙伴一起相约胡同口,或者麦地里一起,然后都拿出自己的鞭炮,听到噼里啪啦的感觉很“满足”。
据了解,鞭炮作为特有的“春节元素”,之所以禁燃禁放,主要是出于对环境污染的担忧。过去几年,从除夕到初一,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的影响,城区PM2.5浓度都是快速上升的,空气质量呈重度污染状况。此外,烟花爆竹还会容易引发火灾和人身安全等事件。
因为现在市民环保等意识也在提高,放鞭炮的也少了许多,晚上会选择凑几个人打够级和保皇等,或者全家出动选择去看花灯,这种方式比在家里听震耳的鞭炮声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