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中获得“A”等级。作为杭州着力打造的重点示范片区之一,萧山区以“亚运海绵城市片区”为蓝本,积极推进绿色环境打造行动,总结提炼“大海绵+小海绵”融合互存建设经验,让海绵城市建设从理念落地成为实景,变成了市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感,推动健康萧山行动在城市建设中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萧山区完成海绵城市区域化建设面积58.09平方公里。
“小海绵”带来身边的幸福感
今年的下雨天,王先生再也不为“一出门就湿鞋”而烦恼了。住进杭州亚运村的媒体村人才公寓后,他发现这里的道路仿佛“会喝水”。虽然看不到窨井盖,但即使下雨,路面也很快变得干爽。这条“不湿鞋”的道路,正是海绵城市理念的生动体现。
今年,萧山区发布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涵盖44项工程,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小海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公园、学校、市政道路和住宅区等,营造出“小雨不湿鞋、海绵成亮点”的宜居环境。
距离亚运村不远的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便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净化以及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雨水调蓄池布置在室外雨水管网末端,雨水经过收集、净化后可用于绿地浇洒和道路冲洗。”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数据测算,杭州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预期可达到75.04%,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可达到63.7%;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地块预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预期可达到75.82%,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可达到65.4%。
在附近七甲河北岸,一个景观面积占比80%左右的滨河公园,同样也是“小海绵”。在收集消纳场地本身雨水的同时,还能消纳奥体游泳馆、杭州世纪中心、综合训练馆沿线市政道路的部分超标雨水,形成连片带动效应。
“大海绵”让城市更具“水弹性”
在亚运村区域,有一条近3000米蜿蜒的中央水轴。这是萧山区奥体博览中心示范片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它与新开先锋河提升段打通,共同织就“T型水系”,紧邻钱塘江,为亚运村及其周边区域筑起一道牢固的防洪排涝屏障。
亚运村及周边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这一庞大项目,正是萧山区精心布局的区域“大海绵”系统中的典型案例。
萧山环境集团投资公司的负责人解释了项目的精妙之处:“我们采取‘外排、内蓄、中疏’的策略,着重提升亚运村及周边区块的防洪排涝能力。”据介绍,“外排”主要是将五堡闸泵站从原先的12立方米/秒扩建至50立方米/秒,推动区域“畅流活水、不淹不涝”;“内蓄”工程即“中央水轴”项目,同时兼顾排涝与调蓄功能;“中疏”工程则是通过对现有河道的梳理,实现新开河道与现状河道沟通连接,保证区域内河道水系通畅,满足区域排涝要求。
如今,亚运村的水网犹如血脉般四通八达,为亚运村区域提供了强大的防洪排水与水资源引入的支持:在非雨季能够引钱塘江水入城,美化水环境,而在暴雨来临时,又能迅速启动泵站强排机制,有效控制河道水位,确保道路积水得以迅速排除,城市运转不受影响。
“海绵城市是可以给市民带来切切实实幸福感的。”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萧山区将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探索符合萧山实际的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机制、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萧山 靳林杰 韩杰 通讯员 高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