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果何所累 春风雨潇潇 沅陵县干部袁卫华的结对帮扶故事

沅陵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干部袁卫华跋山涉水走访贫困户。

袁卫华看望慰问贫困户。

袁卫华上门核实脱贫工作。

红网时刻沅陵站记者 邓永松 报道

她是父母的女儿,也是结对帮扶贫困户老人的女儿;她是女儿的妈妈,也是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女孩的妈妈。

6月18至19日,连续下大雨,山里发洪水,在单位参加防洪度汛值班的袁卫华,心里惦记着山上一户贫困户。

袁卫华是沅陵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干部,几年前与借母溪乡拖鱼溪5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走访,从不缺少,越走越勤,越走越亲。

贫困户谢茂祥和爱人是聋哑人,语言不通,儿子从小患脑膜炎,有后遗症,沟通也困难。家庭情况摸不清,帮扶施策难到位,开始几次,袁卫华无果而返。

“脱贫工作必须有明白人!”袁卫华没放弃,后来去走访,挨家挨户问邻居,甚至开车到另一个乡,找老人的外嫁女儿了解情况,让她当父母明白人,量身订制帮扶措施。

“半山界上拖鱼溪,不见鱼儿见鸟唏(沅陵话“叫”的意思)。”去拖鱼溪村,出门就是坡,基础设施落后,谋生条件差,大多贫困户搬出大山,到县城集中安置区讨生活。

谢茂祥家也在易地扶贫搬迁名单中,两老开始担心人地生疏,不会生活,房子搬了不肯入住。袁卫华一有空就去安置区,找来同村人陪老人“聊天”、散步,教他们用电器烧饭、洗漱,如今老人习惯了生活,住得舒服安心。

前两年,一场大火把杨长根家的房子烧得精光,使这个贫困户雪上加霜,得知消息,一家人心神不安,这时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前期统计、申报工作均已结束。

“没安身之处,怎么让人家脱贫?”袁卫华对政策一清二楚,住房无保障是一票否决事,再说贷款买房,贫困户背一身债务,深陷“穷窝”,她多次找有关部门反映,成功争取一套安置房。

2018年10月,杨长根一家从外地打工回来,高高兴兴搬进太常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家,对袁卫华感激不尽,逢人就夸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好,“全得她帮忙,我们没操一点心!”

袁卫华把结对帮扶工作当成结亲、走亲、帮亲,给贫困户宣传政策,聊心事,帮他们出主意,办实事,解困难。

贫困户卢光召夫妻在外打工,母亲患癌症住县城治疗,父亲独居老家。袁卫华每次走访,先上山看卢光召父亲,回城后带上物质,看望他母亲,晚上再给卢光召打电话,告诉家里情况和扶贫政策。

有人劝袁卫华,走访一个明白人就行了,她却说,结对帮扶就是要让更多人感受政府关怀和帮扶温暖。这两年,卢光召担心母亲病情,袁卫华隔三差五打电话安慰,劝他安心打工,母亲的事她帮忙照管,就这样,袁卫华代行“女儿”责任,来回两头跑。

“帮扶干部不是单单给钱、给物、给政策,最重要的是精神支持和一片深情!”卢光召心存感恩,如今家人依然分住三处,但个个都是明白人,对扶贫工作满意度很高。

贫困户孙金龙在外打工,起初对扶贫工作不理解。2018年大年初三,他女儿发烧,急急忙忙住进县医院,什么不会,袁卫华得知,马上赶来,跑前跑后。

小孩生病有时非常吵闹,袁卫华就给小孩买糖果,哄她开心,陪她玩耍,出院时又帮忙办理贫困户医疗报销手续,一连三天陪护,令孙金龙很感动。

“人家用真心真情帮扶,再大意见也能化开!”之后,孙金龙跟袁卫华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每次在电话里交待扶贫工作事,他主动配合落实。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脱贫攻坚工作还在继续,袁卫华坚守初心,不停帮扶脚步,在通往拖鱼溪村的山梁上,留下一次次熟悉的身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