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精准发力“保市场主体”显作为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信阳市市场监管局突出“保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充分发挥部门综合职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作为,精准发力“保市场主体”活下来、活得好。

助推市场主体发展,下好激活经济“先手棋”

一是率先推出“五个办”新举措。继2月2日通过多渠道向社会各界发出运用网络全程电子化办理营业执照的倡议,详细公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各登记服务窗口及负责人注册咨询电话后,2月12日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登记注册和行政审批“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延迟办”等“五个办”服务新举措,充分利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采取“特事特办、容缺办理、先办后补”等非常措施,积极支持市场主体准入、转型投产,加快企业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从市局到县区局的党组书记、局长亲自联络协调、现场服务、送照上门支持医疗器械等新设企业开办、投产、转产,先后帮助16家企业在一天时间完成证照办理手续。2020年前5个月,全市通过“五个办”新登记市场主体9789户,期末实有增幅全部为正,其中私营企业增幅达6.7%,个体工商户增幅达2.5%,外资企业新增2家,新登记、投产20家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企业。信阳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五个办”服务举措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全省推广,特别是从2020年6月1日开始全面实现企业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企业普通注销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正式开启信阳注册登记的“加速度”。

二是精准推出“30条”硬核措施。2月15日及时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30条措施》,强化从企业复工复产认证许可、标准、检验检测、计量及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事项的帮扶,对疫情期间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加大政策集成,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系统上下乘势而为,全面推行“五个办”“现场申请预约办”“应急审批马上办”等服务。事后,信阳碧桂园置业有限公司、信阳市丰庆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送来锦旗和感谢信。组织46家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参加省质量协会、五洲恒通认证公司等网络公益直播培训5期,参训人员500余人。对其中生产化肥和农林园艺设备的3家企业5个产品标准进行整改和规范,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直接帮助光山县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银行1100万元贷款,及时帮助平桥工业园区内的东方永盛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获得银行7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

多方引导复工复产,奏响支持复产“最强音”

一是引导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及时深入各产业园区、防疫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加强调研,提供登记手续、检验检测及计量校准等服务。在开放提供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资的超市、门店、医院实行市场监管人员“党员亮身份”引导和网格化“驻场值守”制度,全面保障市场安全和交易安全。及时下发《关于复工复产企业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提示函》,以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大型小区、商超使用的电梯、锅炉、消毒灭菌锅、气瓶等特种设备为监管重点,进行复工前检查和风险排查,帮助联络开展预约检验等事宜。

二是强化复工企业食品安全。坚持筹划在前,2月18日始利用“微信群”、“舌尖网”、“豫食考核APP”等云平台,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近万人参加网上宣传培训和考核。围绕复工企业食堂从业人员、场所、食材及加工、消毒、供就餐、防控物资储备等七个方面,做到检查一家、合格一家、复工一家,不断督促强化主体责任。到3月上旬,实现全市复产复工企事业机关食堂110家、符合开业条件的食品销售企业833家。

三是逐步有序开放活禽交易市场。积极响应上级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逐步有序开放非集聚性行业和门店。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市场管理责任,督促活禽或白条禽市场销售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作出专题部署,严格落实网格化“驻场值守”制度,加大市场巡查和监测检测力度,切实做好家禽产业稳产保供工作。

四是“四个强化”助力茶产业复工复产。在当初“信阳毛尖”雨前茶开采之际,立即对春茶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政策帮扶、宣传引导、工作部署、责任落实等“四个强化”举措,从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孙云宏亲自部署、副局长张付一周末深入茶企业、茶农进行调研指导,到基层县区局、监管所同志提供用工信息、加强疫情防控宣贯、现场指导办理证照手续、加大检查检测力度、帮助开辟网络销售平台,将个体工商户年报时间延长至2020年年底的信息进行广而告之,广泛发布《关于开展茶叶市场专项整治的通告》和《致全市茶叶生产经营者的一封信》,利用“微信群”、“手机APP”等云平台对茶企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部分茶农进行网上宣传培训,走访涉茶生产、专业合作社及经营单位3900多户次。同时,下发《信阳市春茶市场整治规范专项行动方案》,坚持“四规范四严查”,开展协作执法35次,检查茶叶批发市场14处次,抽检茶叶65批次,排查电商平台、网络信息220余条,依法检查各涉茶乡镇物流、快递单位36家,确保“信阳毛尖”茶在疫情防控期间高产高收高效。

积极拓展部门职能,注入企业活力“强心剂”

一是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输血”。以成功举办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推进会为契机,广泛与交通银行、信阳中行、信阳工行、中原银行信阳分行等10多家战略合作银行对接,及时向近千户复工复产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总额超过55.5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另外向5764家农户经营者发放贷款55461万元,有效缓解了众多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紧张难题。

二是搭建“双创”新平台探索“造血”新路径。经前期积极筹划、合力推进,促成信阳师范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试点单位成立,并与4月26日正式挂牌。以此为契机,及时出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汇编》和政策性支持措施,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大力开展信阳商标受理窗口网上审批及商标注册申请等24项业务,促进高价值专利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运用,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加强智力、资本、技术、数据等深度合作,推进金融“造血”新路径,全面推动“双创”形成新局面。一举为全市12家科创型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1.47亿元,并实现信阳专利省政府奖“零”的突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呈现出质和量并进的良好态势。

三是推进降费政策落实,激活市场“末梢神经”。积极响应疫情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下发的8个相关降费文件精神和要求,广泛发布《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转供电环节阶段性电价政策提醒告诫书》,倡议发动各类市场、商铺业主减免房租、物业费等,延长租期,帮助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经前期对319家企业进行调查,开展走访动员和协调,促成市供电公司对23.32万户累计优惠2870.98万元,申请暂停(减容)812户,减免金额724.49万元;信阳富地燃气公司根据上游气源单位降价比例进行联动下调,对化肥等行业给予较普通非居民高于50%的价格优惠;信阳市供水公司对疫情期间所有欠费用户不采取停水措施,不收取因延缓缴费产生的违约金;中心城区8家出租车公司共免除出租车服务费约22.2万元。

强化市场综合监管,打好疫情防控“攻坚仗”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积极落实疫情防控部署,强化分级属地管理,实施重点监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防疫用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不断加大保供保质稳价力度,督促全市1148家大中型商超、41家大中型医疗机构、698家药店、240个农贸市场全面落实质量安全和稳定价格主体责任,约谈400多家相关市场主体并敦促有关企业广筹货源,确保质量。通过驻场值守、质量抽检、交叉巡查等方式,持续加强对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质量和价格严格监管。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专项行动,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二是强化市场违法行为惩处。对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借机涨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制售假冒伪劣行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等实施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在疫情较严重时期,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87件,其中涉及价格类案件75件,移送案件3件,查获假口罩10万余只、消毒液等防疫防护用品350余件,切实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三是促进消费扩容增质。依托市局“全国12315平台”和12315热线话务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强化消费投诉处理。1至5月,全市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6915件,其中投诉2952件、举报781件,实施“五个办”,实现总诉求(含咨询)办结率达98.4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2.48万元。同时,通过标准、评价、维权、监管等手段,全面营造出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扩容增质。(尹安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