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1500多条公交线路中,49路公交有些特殊,它途经的20个站点,涵盖了上海中心城区大大小小共15家医院,其中不乏中山医院、肿瘤医院等一批大型三甲医院。
49路公交的乘客中,大部分都是去医院看病的市民,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间,这条“生命线”上的防疫工作做得如何?市民又有何反映?2月25日上午,记者坐上49路首班车,跟车一探究竟。
49路公交的始发站(顾杰 摄)
口罩和洗手液,车上都有
“哎哟,不好意思,我出门忘戴了!”7时23分,还差3分钟发车,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姨测完体温后上了49路公交车,刚准备刷卡,就被驾驶员孙杰拦了下来,她这才想起来自己没戴口罩。“我坐两三站就下,行不行?”阿姨着急地问。
“那可不行,现在疫情依然严峻,这也是为您的安全着想。”说着,孙杰弯下腰,从座位旁的背包里取出一枚白色的一次性口罩递了过去:“您先用我这个,下次出门可一定记得要戴口罩。”在阿姨的感谢声中,公交车徐徐从漕溪路公交枢纽站驶出,向市区进发。
在车上放几个备用口罩,是孙杰的自发之举。前一阵疫情更为严峻的时候,他遇到过一位买不到口罩,却不得不出门为爱人去医院配药的阿姨,那天,孙杰将此前自购的防雾霾口罩送给对方,解了燃眉之急。从那以后,他就常在车上备着四五个口罩。
疫情初期,乘客佩戴口罩上车并非强制,随着疫情发展,2月17日,上海市道路运输局发布通知,明确要求,从当日起,未佩戴口罩的乘客不得乘坐公交、出租车。“按照规定,我们有权要求没戴口罩的乘客下车,但有时乘客真的是忘带了,如果这时驾驶员能救个急,既方便乘客,我们的服务也会更人性化。”孙杰说。
除了口罩,孙杰还在车上准备了免洗洗手液,免费提供给乘客。一位刚从中山医院看完病上车的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都坐49路去医院好几趟,每次驾驶员都会挤一些洗手液在她手上,为此,她还特意戴了一双橡胶手套,“既消了毒,又不伤手”。“从没见过这么细致贴心的服务,别的公交不会有这些,我要给49路点赞!”老人说。
49路车队党支部书记袁瑛告诉记者,由于该做法深受乘客欢迎,公司已经决定将其作为49路特色服务之一在全线路推广。“现在,每一辆49路公交车都配备了免洗洗手液。”
开窗通风,再冷也能理解
49路公交车的路网覆盖徐汇、静安、黄浦三个区,途经15家医院,因此,病人乘客较多,为了防止乘客可能携带的病菌通过扶手、座椅等进行二次传播,49路公交车每天比其他常规线路多消毒两次。记者注意到,公交车的窗户上贴着消毒记录表,每日消毒时间和消毒人都向乘客公示。
“和途经火车站、码头的公交车一样,49路也实行一日三消毒,因为这些线路存在接触外地来沪人员或高危群体的可能性。”49路公交车的服务主管周冬生告诉记者。
疫情期间,根据要求,车辆需关闭空调,车窗保持开启,做到空气流通。前阵子低温伴有降雨,雨水从窗外打进车厢,淋湿了座椅。有乘客抱怨:“落雨天开啥窗呀!座位都湿了,让我们怎么坐?”为此,孙杰提前准备了两块抹布,一块用来擦拭仪表盘,另一块用来擦拭座椅。这一小小的细节安排,既化解了车厢内的矛盾,又兼顾了防疫的要求。
跟车当天,记者发现,30多个座位的车厢内,最多时也只坐了10来个人,显得空荡而冷清。由于所有窗户开着,风灌进来还是有些寒意。老年乘客会不会有意见?记者采访了车上多位老人,他们都表示理解。一位82岁的老人对记者说:“如果冷的话,自己就多穿几件衣服嘛!现在最重要的是抗击疫情,我们老年人也要配合。”
孙杰告诉记者,前几周遇上寒潮,气温骤降,有些乘客还是会抱怨,还有人擅自把座位前后的车窗关上。面对乘客的不配合,孙杰没有动气,而是继续进行劝解,甚至提出将自己的大衣借给对方。“有时候我故意把车开得慢一点,或者让乘客坐在驾驶室侧后方的位置上,这样风可以小一些。”这些暖心的举动,最终收获了乘客的认可。
我年轻,扛得住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出门上班有点危险哦!”“49路医院太多了,风险多高呀!能不能换到其他线路去?”防疫工作开始初期,诸如此类的话语时常出现在工作微信群中,由于对疫情了解不全面,车队中出现了担忧、害怕的现象。
孙杰意识到,消除同事们的误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此,他时常在工作群中转发防疫相关信息,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和一些担忧情绪较明显的同事交流。有职工直接向孙杰提出请求,希望他能代为出车,他一口答应:“如果大家有需要,班头我带头做。”
孙杰的这份笃定并非毫无来源。2003年,孙杰参加工作,成为49路公交车的驾驶员,没过几个月,就遭遇非典疫情。“当时信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各方面的防护准备也没有现在那么充足,每天出车就戴一个口罩,心里还是挺恐慌的。”
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孙杰的心态有了一些变化,“现在物资比非典时期多了,防护做得也比以前好很多,完全没有必要恐慌,只要科学防治,我相信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虽然是一位“80后”,2007年入党的孙杰已经是车队中的一名“老党员”。除了做好公交车上的防疫工作,前阵子,为了给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孙杰主动报名,在嘉定的一家口罩厂当了10天的志愿者。
在厂里,孙杰负责为流水线上的N95口罩安装金属鼻梁线,每天一干就是13个小时。由于穿着防护服,他不敢喝水,封闭的无菌车间内温度很高,一天下来,衣服已经全部湿透。
回到驾驶员的岗位,孙杰重复着例行的工作:每天5点起床,赶往公司,7点多准时发车,寒风从驾驶室旁开着的窗户吹进来,他用贴心的服务,为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我是一名党员,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再说,我还年轻,扛得住!”孙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