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成吉思汗为他横扫了亚洲北部,却留下一个烂摊子等他平复。待他终于平复了族内的混乱,又旋即南下,建立元朝。脚跟未稳时,他又南下灭宋,深入卷入了中原。当他终于打下了中原,又要改变习俗,融入中原。因此,忽必烈的人生经历,前后冲突十分巨大。
忽必烈还是一位青年的时候,蒙古汗王为让蒙古帝国的继承人提前熟稔汉族文化,就让忽必烈接触了一些中原思想。当时,中原和蒙古帝国除了贸易往来外,也有一些深度交流。不少中原人甚至愿意长期扎根蒙古,学习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同时传播汉文化和习俗。例如,宋朝末年著名的医学家窦默,就曾与青年时期的忽必烈单独且深入地交流过。窦默曾应忽必烈本人的要求,为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忽必烈早年完全缺失中原的经历,但通过与窦默这种中原知识分子的交流,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但忽必烈的身上毕竟流淌着蒙古人的血。后天的教育对他虽有影响,但他毕竟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也远远没有脱离蒙古人的思想,更提不上深刻体验和感悟中原文化了。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大元,标志着他和他所代表的群体,主动融入中原社会的意愿。同时,忽必烈立即着手一系列改革,希望尽快和汉人以及汉文化融汇起来,当然,他的改革方式,有很大一部分是效仿。忽必烈终究不是汉人,他对汉人心理的把握,也不可能十分准确。在改革和效仿的道路上,发生了不少班门弄斧,啼笑皆非的事情,他模仿唐太宗李世民的行为,就是一件。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贞观六年,他为了检验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纵囚。李世民从全天下挑选了390名死囚,主动释放他们,但和他们约定,一年后主动回来行刑。结果,一年后这些囚犯一个不落,全部返回。李世民感化了他们,于是赦免了他们的罪行。
这件事,忽必烈也想效仿。至元十年(1273),忽必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开始效仿唐太宗,实行纵囚。忽必烈这次纵囚,各方面与李世民都不太一样。首先,李世民在纵囚前,调查了死囚的背景,忽必烈在纵囚前,没有深入调查囚犯背景。其次,李世民释放的全部是死囚,忽必烈没有释放死囚,而是释放了其它类型的囚犯。再次,李世民只释放了390名囚犯,而忽必烈竟然除了死囚外,把其它囚犯全部释放了。第四,李世民让囚犯归家将近一年,忽必烈让囚犯归家八个月。第五,李世民在释放死囚时,并没有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回来就会特赦,而忽必烈却提前告诉了他们。
五月戊辰,诏:天下狱囚,除杀人者待报,其余一切流放。限以八月内自至大都,如期而至者皆赦之。——《元史·世祖纪》
前文说过,在约定时间内,唐太宗释放的死囚,一个不落,全部回来。而忽必烈释放的囚犯:
八月庚戌,朔,前所释者路罪囚,自至大都者凡二十三人,并赦之。——《元史·世祖纪》
只有二十三人,回来了。
同一件事,唐太宗的格局,碾压忽必烈。首先,李世民释放的是死囚,虽然事先有过约定,但这些人知道,自己如果回来,必死无疑。即便如此,也回来了,而且一个不少,可见李世民震慑力之强大。而忽必烈释放的不是死囚。第二,李世民并未事先告诉他们如期而至的结果,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回来了。而忽必烈,即便已经告诉了他们,只要回来就会特赦,但绝大多数还是跑了。第三,忽必烈的纵囚,是“除死囚外,天下狱囚,一切流放”,最后却只回来二十三人,这一战绩,实在等同于无。
这事件背后映衬的,是人心。
从蒙古帝国深入中原与中原发生往来,到忽必烈建立元帝国,期间只有一百多年。而且这一百多年里的绝大多数时候,蒙古帝国与中原都只在北方往来。忽必烈纵囚,发生在他建立元帝国仅2年后,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发生深度同化。所以,在唐太宗释放的那390名死囚心里,和在忽必烈释放的天下之囚心里,对各自释放他们的帝王有着完全不同的信念。一个外族,谈何信任,又谈何威慑力?不过都是强力罢了,能跑就跑。
忽必烈对李世民的效仿,还反映出游牧民族在处理这类非常“农耕民族”的事情方面,比较幼稚。即便大赦,也没有“放尽天下为非作歹者”的道理,何况特赦。一次放尽天下所有犯人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唐突,而且要冒完全没有必要的风险。这样的冒险一旦失败,就会对忽必烈的威慑力造成冲击。试想,当天下人得知,即便忽必烈开出了那一大串诱人的条件,也只有23人听话时,会怎么想忽必烈呢?忽必烈此举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因此,学者王应瑄在其文章《唐太宗纵囚辩》中说:元世祖的纵囚措施,其气魄比唐太宗小,其效果比唐太宗差。
参考资料:
[1]《新唐书》
[2]《元史》
[3]《唐太宗纵囚辩》,王应瑄,《法制史话》第73页,第1段,第8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