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对于丝绸之路的几大误解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这是我们民族开创的伟大道路,但今天的我们真的了解这条道路吗?

null

一、古代中国没有“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没有“丝绸之路”这个在今人看来浪漫又极具古老气息的名词。自张骞出使西域,汉代以来最为著名的词汇即“通西域”,当年大汉主动援使西行,主要是招兵买马抵御外侵;当然也不是说汉代通西域和丝绸就没有任何关系。汉代初期,西边的匈奴靠着马背上的优势和强横的战斗力,使汉代边境一直受到骚扰,汉朝便采取了向匈奴朝贡,花钱买平安的方法。每年都想匈奴进贡礼品。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丝绸,匈奴对礼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达数万件。但这并不是正常的丝绸贸易。

null

二、 “丝绸之路”是个舶来语

丝绸之路是个舶来语,由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创造。1869年至1872年,李希霍芬为德国殖民地选择落脚点和资源点查专程来到中国,在他所著的《中国》一书当中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这个词原本指中西陆上通道,因这条通道上主要贸易商品是丝绸而命名。不过有些学者认为,当时中国的丝绸不仅从陆路运输,还通过海路。所以有法国汉学家沙畹在他的著作《西突厥使》中指出“丝路有海陆两道”。

三、海丝先于路丝

很多的中国史家都认为中国的历史不在南方蛮夷化外之地。但汉朝海陆并行的丝绸之路,却是以“海路”为先的。正式的中国海上贸易始于汉武帝刘彻,在《汉书·地理志》中有明确记载。虽然记载的时间教混乱,有三个时间点,但均早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公元前119年。为什么是第二次出使西域呢?因为第一次张骞离开长安没多久便被匈奴抓到了,还被和亲,既没通使也没通商。

在打通外贸的意义上,南蛮“海丝”也领先于“路丝”。不仅开洋的时间早于张骞第二次出使,其持续的海上贸易往来也至少到了王莽时期,南海开洋所到达的地方比西域三十六国更加外国和西方。

四、大多是外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做生意

王国维先生在《西湖考》中说得很清楚,“自来西域之地,凡征伐者自东往,贸易者自西来,此事实也。”这是陆上东西交往的一个非常准确的“方向性”定位。那么海上丝绸之路又是一种怎样的流动呢?不论从马六甲海峡“黑石沉船”,还是“南海一号”的文物来看,唐宋海上贸易也多是西方船到中国来进货的多,中国船去西南或西方进货的少,尤鲜有官贸商船出海。

null

事实上,历经百年、终成显学的海陆丝绸之路,它的学术研究主流也不是东方世界,而是西方世界。这说明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西方的吸引力远大于它对中国的吸引力。古代东西方贸易方向和主动性,皆在西方。当年西方人对东方海上商路的命名,也不叫“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麦哲伦环球航行就是以“到东方寻找香料航路”来命名。这一学科在西方一直在“东方学”的范围内。

null

结语:“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的正式提出,变成不局限于历史层面并进入政治、经济层面的热门词汇,是“一带一路“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跨越时空,使中国在这一话题中首次掌握了主动权,拥有了话语权,将这一学术课题提升为国家战略和愿景的高度。今天的一带一路绝非古代的简单重复,简单继承。新丝路不仅仅是主动编织经济合作的网络,还是新世纪的经济规则的制订,也是在国际政治与文化舞台上占据主动的新布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