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版更青春感的话剧《钢的琴》

电影《钢的琴》曾经轰动一时,2012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根据电影改编创作了话剧《钢的琴》,特邀郭晓冬主演,在全国范围同样收获了口碑和影响。5月28日至6月5日,一版更有青春感的话剧《钢的琴》在上海戏剧学院端均剧场上演。这是上戏2018级表演系·舞美系实习剧目,也是今年上戏艺术季的展演剧目之一。

话剧《钢的琴》海报

话剧《钢的琴》海报《钢的琴》反映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一群下岗的产业工人在困境中相互扶助奋发自救的时代群像。通过小人物的幽默与艰辛,展露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一群男人为尊严而战的故事。

话剧《钢的琴》剧照

话剧《钢的琴》剧照对于选择这部作品作为表演系的实习创作剧目,该剧的导演、上戏表演系副主任肖英介绍说,“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表演系选择了《钢的琴》这个剧目有两点意义,第一点就是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要从这部作品中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和艰难;第二是这个剧目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对学生和观众有很好的传递。”

话剧《钢的琴》剧照

话剧《钢的琴》剧照《钢的琴》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当年电影中王千源、秦海璐等一众演员扮演的众多人物栩栩如生,让观众印象深刻。而在这一次的创作中,肖英也希望让学生们在表演系三年级就能独立完成一个完整角色的创造,让这些年轻的演员们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舞台呈现方面,则希望做到有诗意有浪漫色彩的表达。

话剧《钢的琴》剧照

话剧《钢的琴》剧照对于年轻的00后学生而言,要了解并再现那个改革开放转型时期大东北下岗工人的精神状况并不容易,为此,上戏的老师们带领学生们查阅资料、寻找信息,探析了那个时代背景下这群人的生活、情感、信念和价值观。而在排练中,同学们不断地尝试,在反复的碰撞中,擦出了很多火花。

这是18级表演班第一次进行现实主义题材完整的人物形象创造,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在剧中,一群困境中的人合力造出了一架“钢的琴”,也用这个琴走出了属于他们的时代之音。肖英表示,造琴如此,做戏也是如此。在参演、制作的过程中,剧组的同学们也用一种 “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一起完成了这部大戏,造出了属于他们的“钢的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