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胜地逢盛事,佳节迎嘉宾。四月的菏泽,牡丹飘香,生机勃发。在“两会一节”即将举行之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菏泽著名青年学者、北京城市学院教授荣宏君,携新作和藏品在菏泽市图书馆举行《季羡林家书》首发仪式、《季羡林先生》专题讲座,回馈家乡父老,助力菏泽发展。
《季羡林家书》菏泽首发
4月6日上午,菏泽市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高朋满座。来自北京、上海、济南、河南周口、辽宁大连的嘉宾,市文联、市作协委员代表,以及优秀读者代表共聚一堂,参加《季羡林家书》首发仪式。
荣宏君是从菏泽走出去的青年才俊,近年来在国内文化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收藏别具一格,以近代文化名人书札为主。他的研究独具特色,以自己收藏的原始资料为依据,发别人所未发,言别人多未言,独辟蹊径,多发新声。他关于徐悲鸿、刘海粟、王世襄、张伯驹、成龙、周笃文、季羡林等大师级人物的专著,都是对自己的收藏材料进行深入研究而成的结果。他作为央视百家讲坛年轻的主讲人,先后讲了张伯驹、郑板桥、苏东坡,无不以选题新颖、故事生动、治学严谨、形象儒雅而屡获好评,吸引了众多观众和粉丝,从而奠定了在文化界的地位。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大家都对《季羡林家书》抱有很高的期待。“《季羡林家书》选取的十九通家书发现纯属于偶然,收集了季羡林先生的叔父季怡陶自1948年至1955年致季羡林的家书。”荣宏君首先介绍了《季羡林家书》的创作过程,“这十九通家书是从济南寄往北京的,而且跨越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一特殊时期,里面很详细地描写了济南的风土人情和世事变迁,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七十年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水半城湖”的济南老城。所以这批家书除了展现一位民国文人的日常书写之外,对于研究济南地方志来说,还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荣宏君对季羡林先生一向敬佩有加,季先生生前荣宏君曾多次登门拜访,请益请教,并与季先生家人多有交往。”菏泽市作协名誉主席、原菏泽学院党委书记张存金致在辞中说,“他收藏季老的书信和资料卡片比较多。曾经写过《季羡林谈佛》,这次又写了《季羡林家书》。他对季老家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归纳让人从另一个方面,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声有色的季老,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对私密书信时代美好回忆。”
广大读者通过荣宏君的笔端了解季羡林先生对人生、家国、社会与中外文化的独特见解,感受中国传统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领略季先生的大师风骨和文人担当,传承和发扬季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天上午,荣宏君向菏泽市图书馆捐赠图书、为读者代表签名赠书。广大嘉宾、读者在菏泽市图书馆一楼展厅参观了《季羡林家书展》。大家在欣赏尺翰之美的同时,领略大家风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加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季羡林家书,是他那个时代家人、亲人之间交流沟通的载体,与他的个人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收入书中的这些家书,是过去所有出版过的季羡林文本所未曾见过的原始材料,因而是研究季羡林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在季老去世十多年以后,这些资料得以公开面世,更是非常难得,十分珍贵。”菏泽市作协名誉主席、原菏泽学院党委书记张存金说。
人生四大关口
季羡林先生是学贯中西的文化泰斗,是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是从齐鲁大地走出去的精英俊彦,其道德文章,让人高山仰止。
“多年前,我曾经有幸聆听季羡林先生教诲。季羡林先生多次讲过,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重要关口,如果能走好这步路、做好选择,那么就会走向成功。”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季羡林先生》专题讲座中,荣宏君讲到,“其实,季羡林先生一生中遇到四个重要关口,分别发生在他6岁、18岁、24岁、35岁。这四个关口对他人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季羡林出身贫寒,据说他家是村中最穷的,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家中长年吃红高粱面饼子,有时候连盐都买不起。直到1917年,6岁的季羡林带着一身泥土气息从鲁西一个最为贫穷的乡村,来到省城济南。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关口。季羡林刚到济南不久,就被送进了曹家巷一家私塾读书认字。1918年,为了顺应新时代,叔父季怡陶把季羡林又送进新式学堂济南一师附小读书。为了全面培养侄子,在季羡林接受正规教育之外,季怡陶特意为他聘请了一位老先生教习古文,以增强他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另外,叔父还专门为季羡林报了一个英语学习班,让他补习英语,这在民国时期就接受双语教育,不得不说季怡陶具有比较超前的眼光。1930年,高中毕业的季羡林同时报考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因为他英语突出,他同时被北大和清华录取。季羡林最后选择了清华大学。
1929年,18岁的季羡林在叔父的包办下,走进婚姻殿堂。纵观季羡林的成长,可以说叔父季怡陶把他视如己出,为他的学习和成长倾尽心血。但是叔父的思想,依然沿袭的是封建家长制度,尤其是对于季羡林的婚姻,更是一手包办。季羡林对于强加到自己头上的这桩拉郎配式的婚姻有一千个不满意,但是寄人篱下,吃着叔父的饭,穿着婶母的衣,是他们把他养育成人,并接受先进的教育,所以对于叔父指定的婚姻,他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有禽着委屈的泪水。从季羡林后来的回忆录来看,他对于这桩胡拼乱凑的婚姻极为不满,但也只能把这种情绪深深地埋在心中,不敢在叔父面前有丝毫的表现,这也使他与叔父的关系一直处的都太不融洽。季羡林一边记恨叔叔包办的婚姻,但是对于叔父的养育之恩他又终生难忘。
荣宏君介绍,季羡林和叔父通信应该是从北平读书时开始的。季羡林在清华大学四年,不知道叔侄两人究竟写过多少通信,也不清楚今天是否还有信函留存于世。1935年,季羡林留学德国,在德国一待就是10年,这期间他们曾通过两年的书信。到了1937年,二战全面爆发,希特勒命令德国全面封闭国境,季羡林也就此和国内中断了联系,他在《留德十年》里记录了这八年间与亲人天各一方、独自飘零异国的凄凉心境:“此时,我同家里早已断了书信。祖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也几乎完全不清楚。偶尔从德国方面听到一点消息,由于日本是德国盟国,也是全部谎言。杜甫的诗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想把它改为‘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这样才真能符合我的情况。”当时的季羡林长时间收不到叔父的家书,他望眼欲穿度日如年,以至于把杜工部的名句改成“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来表达对祖国和家人的无限思念。1935年,季羡林留学德国,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个关口。
1946年,35岁的季羡林遇到了人生中的第四个关口。这一年,季羡林婉拒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聘请,毅然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经香港到上海。在上海,他终于接到了久违的家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1946年5月24日的日记中,季羡林记述了接到叔父来信时的激动心情。从1946年开始,一直到1955年季怡陶病逝,叔侄二人通信不断,这十年期间,究竟写了多少通信,还有待后来者发现。《季羡林家书》收入的19通信函,起于1948年6月,止于1955年5月,很可能是目前仅能看到的季怡陶老人的笔墨遗存。
人生成功“密码”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季羡林先生曾经在一篇名为《成功》的文章中,谈到人生成功“密码”,“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在《季羡林先生》专题讲座中,荣宏君专门讲到了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成功“密码”。季羡林认为:“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谈到勤奋,他认为“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谈到机遇,往往被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侯影响极大。就以我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季羡林在《成功》中说。
谈到勤奋,荣宏君介绍,季羡林先生一生写过2000多万字。“季羡林先生说‘说到天分,每个人都差不多,但是我勤奋’。在北京大学,每天亮的最早的那盏灯,就是季羡林的。他每天晚上9点睡觉,凌晨4点起床,开始写作。他到了80岁之后,完成了《糖史》。”荣宏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