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凌晨4点30分,G108 周至段K1393+310~K1393+600 发生崩塌,3万余方土石崩塌而下,造成该段公路瞬间被摧毁,交通被阻断。
这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地质灾害,所幸长安大学李家春副教授指导的西安微米防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前5天发出红色预警,陕西省公路局、西安市公路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接到红色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封闭交通,组织当地村民快速避让,从而使受该路段交通影响的过往车辆和行人成功躲避了灾害,避免了重大交通损失和人员伤亡。此次成功监测预警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损失,是陕西省首例,也是公路交通部门通过预警和应急响应成功减灾防灾的典型案例。
公路概况
大崩塌前照片
大崩塌前照片
陕西周至G108 K1393+300~K1393+600段,从2017年10月开始,山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鉴于G108国道为周至通往佛坪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4个行政乡镇约30000居民唯一出山到西安的道路,来往重型货车、客运班车不断,该路段位于黑河水库峡谷地段,斜坡陡峻,无法修建便道。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
受陕西省西安公路管理局委托,长安大学和本校大学生创办公司西安微米防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监测任务。在该项目中,利用无人机勘察现场,分析崩塌机理,选择优化监测网,通过多种科学手段采集数据,包括位移精度极高(水平和垂直位移精度达到1mm以内)的北斗位移监测一体机的应用,综合分析判断边坡位移变化趋势,提前预测预警。
红色预警后高精度北斗位移监测曲线(单位:mm,时间:日)
崩塌前北斗监测位移轨迹图
监测成果
崩塌后现场图
崩塌后现场图
崩塌后现场图
经过市局初步估算,此次事故减少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避免了人员伤亡,是科技减灾防灾的典型案例。
崩塌前,共采集数据3万余个,提供监测报告80份,准确发出橙色和红色预警共10次。实施监测以来,在黄色和橙色预警期间通过采取安全措施,仍为车辆和行人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交通安全保障,为交通扶贫做出了贡献。
限制交通,抢通便道,保证当地居民通行
团队介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李家春副教授长期致力于减灾防灾与防护工程的研究,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在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公路水毁灾害防治,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灾害评估、监测预警及应急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该项目不仅是长安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结出的成果,也是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微米科技属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型产学研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学校作为科研支撑,凭借高精度、远程自动化、云存储大数据技术、远程故障诊断、节能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整合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数据精度,为用户提供工程结构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服务,为工程检测、施工运营安全管理等提供科技服务。
长安大学、西安微米防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公路局、西安市公路局等单位合作,各负其责,创造了监测预警、应急响应避免重大损失的典范,探索了重大公路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和工作方法,对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