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儿保门诊、住院部的很多家长都会问医生一些类似的问题:孩子不长个是不是缺钙或维生素D?宝宝半岁了还没有长牙,是不是缺钙?刚满月的宝宝睡觉容易惊醒是不是缺钙?真相到底如何呢?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身材矮小、性早熟或肥胖。
那么,如何评估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呢?临床上通常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当它的水平低于30 nmol/L时,可视为维生素D缺乏,说明发生营养性佝偻病的风险增高,当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也并非越高越好,建议将其维持在50~125 nmol/L之间。
那么,该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D呢?首先,人体自身可以通过晒太阳合成一定量的维生素D,建议高频率但不长时间晒太阳,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避免太阳直射。当阳光不充足时,尤其是冬春季节,可以通过食物摄取少量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海产品、动物内脏、蛋黄、瘦肉等。
此外,还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D,新生儿出生2周后就可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一直到青春期,每天至少补充400单位。如母亲孕期存在维生素D缺乏,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早产儿出生后即可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U,一直补到出生后3个月改为每天400U。
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到底该补充哪一种呢?一般来讲,补充维生素D主要是指维生素D3。维生素D2是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它的半衰期比维生素D3短,即作用时间更短,所以,补充维生素D3在提高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方面比维生素D2更显著。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补充维生素D时要保证钙的摄入,一般来说,半岁后就可以开始补钙;其次,维生素A和维生素D均是与儿童健康关系密切的微量营养素,也需要补充,所以,3岁前的儿童推荐补充维生素AD滴剂。对于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治疗剂量更大,必要时需肌注维生素D。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编辑:sanx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