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公安:一“窗”破除部门壁垒墙

凤凰网川渝综合 “这事儿不归我们部门管”“这事儿还需要其他单位手续才能办”……在一些地方,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尤其是跨部门的疑难诉求,往往需要“来回跑”“反复跑”“多头跑”,还面临“难解决”的情况。

在重庆江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与之相对应的,是“能办事、好办事、办成事”已渐成常态。位于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的公安业务“综合服务窗口”以及车管所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便是典型例证。

江津区圣泉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综合服务窗口”

江津区圣泉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综合服务窗口”

“综合服务窗口”前置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给刚出生的孩子报出生、办理出入境证件、办户口落户……原先要去派出所递材料排队办的事,现在江津居民只需跑一趟“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全部办理了。

这得益于江津公安在“综合窗口”改革工作中的率先行动、积极作为。今年以来,江津警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试行公安服务“一窗通办”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放管服”改革的任务安排,持续深化派出所窗口综合服务,统筹推进全区公安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入驻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问题,实现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

以全区首个镇街便民中心公安业务综合窗口——圣泉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综合服务窗口”为例,该窗口于今年4月开始运行,可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可办理户籍、交管等25类130项业务。其中,窗口当场办结104项,区县通办7项,全市通办29项,全国通办2项。

公安业务“综合服务窗口”入驻公共服务中心到底有多方便?江津区圣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街道高频业务“死亡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申领”为例,以前,继承人需要先去圣泉派出所为死者办理“户口注销”,再去街道社保所办理“死亡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申领”。若死者为“特困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继承人还需去街道民政办办理相关手续,难以“一步到位”。如今,社保、计生、民政、部分公安业务在圣泉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就能“一站式”办结。

江津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已有19个公安派出所窗口入驻属地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群众综合办理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公安业务,与社保、民政等部门在便民服务中心联合办公,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预计今年底有望实现该区所有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全入驻。

江津车管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周思伦 摄

江津车管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周思伦 摄

专窗让“办不成事”变“办得成事”

如今,“最多跑一次”成为各地各级部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理想状态下群众必然希望所有窗口都能办成事,而非增加更多窗口。“但有的事在这些窗口就是办不成怎么办?”也有市民提出了这样的现实问题。

对此,江津区已有了创新性探索,在个别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旨在用小窗口让百姓“办成事”。

江津公安也想在前干在前,把真正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新一届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需求导向、执政为民、创新服务为原则,于9月1日在该区车管所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时解决群众、企业车驾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今年9月,市民王某到江津车管所办理新车注册登记业务,但因车辆购置税信息未能及时从税务信息网转递到公安网,导致王某不能办理注册登记业务。情急之下,王某只能向车管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通过该窗口的工作人员与税务部门的协调处理,仅五分钟后,购置税信息便转递到了公安网,车管所立即为王某办理了新车的注册登记,让王某免于来回往返税部门与车管所,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麻烦。

“这个窗口设得好,让我少跑了很多冤枉路!”诸如此类,疏通“办事梗阻”,让群众省事省力省心,就是江津车管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价值体现。

到底何为“办不成的事”?其实就是办事企业、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有关情况。

针对该情况,何以办成事?据江津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车管所教导员吕霞介绍,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到该窗口反映,坐班领导会第一时间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协调、咨询和引导, 对“办不成的事”一帮到底。同时,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不热情、不顺利、不便利等服务不到位问题,也可以到该窗口一并倾诉。

总而言之,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直接解决的,窗口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部门广、政策多、问题深,需统筹协调解决的,由车管所向相关部门转办形成办理意见后,及时向反映人反馈,从而实现“群众、企业反映的事项100%响应,可办事项100%按时办结,办结事项100%满意”。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群众、企业心里的大事。自江津车管所成立该窗口以来,一个月便受理并成功协调解决“办不成事”12件,群众满意度100%。

江津车管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江津车管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凤评:立足“小窗口”服务“大民生”推动“大改革”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少了,但一些难题的解决依然存在着“部门壁垒”。

互联互通,是破除壁垒的良方。“综合服务窗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壁垒,推动政务服务跨部门业务联合办理,实现窗内通办,对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大有裨益,这一点很好理解。

但按照我们的惯常思维,当下常见的“一窗综办”本就是为了让企业、群众快捷办事、办成事而设,又为何还要设置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呢?

实际上,群众“事难办”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例如违反规定“办不了”、缺少关键材料“很难办”、部门信息壁垒“不好办”、办事人员怕担责“不给办”等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应运而生,专接“烫手山芋”、专解“急难愁盼”、专治“疑难杂症”,能让办事难点、堵点有“出口”,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找、有人管,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

可以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在“放管服”改革,以及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上做出的新探索,充分彰显了有关部门的民本情怀和责任担当。就以江津警方来说,这一窗口代表着“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的警务理念,能够倒逼转作风、提素质、优服务,全力变“办不成事”为“办得成事”。

“放管服”没有“休止符”。纵观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但解决群众想办而又办不好的事,不能仅靠设立这样一个“窗口”,而要靠“窗口”背后的一系列担当作风、创新机制等支撑。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知行合一、久久为功,才能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我们也期望,相关部门能够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切入口,探究某些事为什么在普通窗口难办、在新窗口能办成以及是怎样办成的,从而将解决方式系统化,力争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能办成的事在其他窗口也能“一窗办理”,让“能办事、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成为政务服务的标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