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北约“捅刀”的印度,终于想起了中俄的好。
俄乌冲突期间,印度靠倒卖俄油赚的盆满钵满。但最近,这块利益被美国盯上了。近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表示,未来50天内,俄罗斯必须与乌克兰达成协议,否则美方将对俄加征100%关税,并采取“二级制裁”措施。
去年,美俄贸易额总共才35亿美元,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根本吓不倒俄罗斯。他真正的意图,其实是想借反俄的名义,制裁三个俄罗斯的贸易伙伴:中国,印度和巴西。谁敢跟俄罗斯做生意,谁就会面临“二级制裁”,也就是要被美国加征关税。
特朗普因为有访华计划的原因,并没有提到中国。但是“干儿子”吕特很殷勤,他在讲话中直接点名中国、印度和巴西,说如果这三个国家不向普京施压,逼他接受和谈的话,那么就会面临“非常严重的打击”。
吕特一口气威胁了三个国家,但只有印度最破防。为什么?因为中国在4月份已经与美国较量了一轮,结果是特朗普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回了部分关税政策。后来双方打打谈谈,特朗普的态度也越来越软化,连英伟达H20芯片都愿意解禁,还打算来中国谈成一笔大交易,怎么看都不是要与中国撕破脸的样子。
至于巴西,其实也不怎么害怕美国。因为去年巴西对美贸易是逆差的,达到了7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三。过去15年,美国对巴西累计顺差达到了410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一直是从巴西赚钱的。如果打关税战,美国自己也要受伤。而巴西却可以通过扩大对华贸易,来减少损失。
与中国和巴西相比,印度就很难做到气定神闲了。首先,印度产业结构劣势。印度对美出口主要是纺织皮革、粗加工农产品、电子元件和机械零部件等中低端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被取代。
其次,中美可能将于近期达成贸易协定。今年4月,美国曾暂停对印关税90天,这本质上是沾了中国的光。当时印媒曾表示,印度应该像中国一样采取强硬立场,因为中国曾坚定地反对美国的意愿,并最终获得了回报。
但现在的结果是,特朗普对华态度已经软化,很可能会在访华期间,与中国达成互相开放的贸易协定。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届时印度只能独自面对美国的压力。
对此,印度也是立刻做出回击,指出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同样从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却反过来指责印度“通俄”,这纯属双标。
印度媒体援引西方智库的数据称,去年欧盟花在俄罗斯油气上的钱,比援助乌克兰的钱还要多32亿欧元。欧盟明面上将俄罗斯油气进口同比减少了6%,但由于俄油价格暴跌的缘故,总进口量其实只减少了1%。
话虽如此,但面对蛮横无理的美国,印度还是感到有心无力。印度石油部长17日表示,印度的能源供应国已经从27个增加到40个,即便俄油供应受到美国二级制裁影响,印度也有信心通过其他途径满足本国需求。言外之意,如果美国真的祭出制裁大棒,印度恐怕也只能接受现实,舍弃廉价的俄罗斯石油,转而寻求其他供应国。
不过,印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制办法。前不久,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曾透露,中俄印三方正在进行谈判,可能会恢复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俄方对此持积极态度。随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做出了两个表态:一,中俄印合作不仅符合三国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安全稳定与进步;二,中方愿同俄印双方就推进中俄印合作保持沟通。
自打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已经中断5年之久。去年中印达成边境巡逻协议后,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一度迎来曙光。外界猜测,假如中俄印三方真的打算重启合作机制,那么下个月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无疑是最好的机会。如果印度能够好好把握,最起码能让美国在欺负印度时,不会那么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