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标对于车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车企品牌的象征和精神图腾。因为车企在设计车标时,往往会融进品牌的文化和设计理念,所以车企们在设计车标时都格外重视。
不过,在近两年,不少车企都对车标进行更换,包括北京汽车、长安汽车,以及大众汽车和丰田汽车等品牌。那么,为何车企们都集中换标呢?换标背后的“小心思”又是什么呢?
中外车企换标不断
最近两年,很多自主品牌都进行了换标,在去年,一汽奔腾将使用了7年的“鹰标”改为号称是“世界之窗”的全新LOGO。 同年,宝骏汽车推出了“钻石标”,并应用在旗下的高端产品上。 此外,众泰汽车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也对原有的“Z”字标进行调整。
到了今年,中国车企们换标的动作愈演愈烈,例如北京汽车将“北”字标升级为更为洋气的“BEI JING”,又譬如吉利汽车使用新能源车专属车标。 同时,长安汽车也将原有的立体车标进行扁平化处理和使用全黑样式。
除此之外,换标潮在国外品牌也有上演,包括大众汽车和标致汽车。 前者将会对现有LOGO进行扁平化设计,并运用在第一款电动车上。 而标致汽车则是推出“MOTION & e-MOTION”品牌标志,其中,“e”代表电气化。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汽车也将原本金属质感的“牛头标”改成了平面化的白色,并使用红底黑字。
换标背后,究竟有何“小心思”?
实际上,在换标的车企中,还是自主品牌居多,它们集中在近两年换标,主要原因有三: 追随潮流、品牌升级、区分产品线。
众所周知,汽车消费人群越来越年轻。 当年设计的车标虽然曾经备受追捧,但在年轻人眼中很有可能被视为过时产品。 随着汽车购车人群的口味变化,设计潮流也在改变,车企们想要抓住当下年轻人的心,就要不断推出时尚、个性、高端的汽车产品。 而车企发布新车标,有助塑造全新的形象。
另外,很多中国汽车品牌在发展之初,由于受限于各种条件,所以在设计品牌LOGO时通常会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元素和理念,甚至有模仿国外车企标志的痕迹,简单来说就是做到了“有”,但还没达到“精”。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很多自主品牌在市场里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开始走高端路线,所以需要一个新车标来重塑品牌形象,对此,宝骏的钻石标、北汽的BEIJING标就是典例。
更重要的一点是新车标有助区分产品线。 以比亚迪为例,它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区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王朝系列的新能源车上都使用了汉字车标。 另外,哈弗汽车为了凸显SUV车型的特性,也采用了红蓝标。 如今在汽车新四化浪潮下,车企们正在大力布局新能源产品,因而也需要一个全新的车标来加以区分。 这也是大众和标致调整车标设计的主要原因。
那么更换车标后能达到预期效果?
车企换标的确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手段,据悉,部分自主品牌通过更换车标,在销量和品牌形象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比亚迪、吉利、红旗等品牌。 其中,比亚迪在2018年的总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27%,吉利以150万辆的成绩成为自主品牌销量王,而红旗汽车在去年的销量也超3万辆,总成绩相比2017年翻了7倍。
但是,即便有些车企升级车标,成绩依然不达预期,例如一汽奔腾和北京汽车等。 换言之,换标对于车企的销量提升并不一定起积极作用。 一款车型想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关键点还在于是否有过硬体系实力。
对此,上文提及的比亚迪、吉利和红旗三个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比亚迪的成绩能够暴增,是因为其在新能源板块已有多年耕耘,先进的新能源技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吉利则是得益于沃尔沃技术的帮助,以及市场口碑的逐步提高和产品线的不断完善。 而红旗汽车的销量大幅上涨还有情怀、价格亲民、售后渠道逐渐完善等因素的影响。
需要一提的是,虽然优化车标符合品牌的发展规律,但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消费者的认可度方面。 早前,宝骏汽车表示要更换“鲨鱼”车标,结果很多人都表示难以接受。 另外,海马汽车将原有的鹰隼形状车标改为一个海马的图案,不少消费者也认为过于简单。
2019年的车市已变为存量市场,自主品牌的压力越来越大,难免会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但是,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换标只能是辅助方法,想要在市场里立于不败之地,关键点是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才能让新车标更好地助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