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更新,海派滑稽戏《宝兴里》笑泪交织见精神

旧餐桌、老沙发、斑驳的空调外机,三层舞台安放着生活的痕迹,透过脚手架,观众看到的则是城市更新的一幅缩影。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海派滑稽戏《宝兴里》全新改版后亮相美琪大戏院,幽默演绎旧区改造进程中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不仅赢得连续多日的“满”字票房,更为海派滑稽收获了久违的热烈掌声与喝彩。

真实是创作最鲜活的养分,《宝兴里》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剧场里,更在上海的都市记忆中——2020年,位于黄浦区的宝兴里历史性地实现了旧改推进“零执行”,在短短172天内,全部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旧改征收,征的是房,收的是心。”《宝兴里》的创作紧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前期孵化与采风工作就历时两年多,自2022年9月首演以来,主创团队反复打磨剧本,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修改,用“推翻重来”的创作气魄塑造一个个平凡而真切的生命,书写一段段有血有肉的百姓故事。

有人情有人性,小人物勾勒时代

想起旧式里弄,是一轴似曾相识又沾满烟火气的画卷,是弄堂口的烟纸店、是“72家房客”逼仄中的热闹、是公共厨房间串出来的饭菜香。然而,新时代老百姓的住房刚需不断增长,旧区改造已成为群众所急所盼,更是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宝兴里》围绕“申城第一居委会”真实的旧改故事展开,编剧王宝社和导演李伯男、沈刚在创作上反复推敲,不断调整,结合传统滑稽戏的艺术特色,力求打造一部反映当下的海派精品力作。

是走还是留?一道选择题摆在《宝兴里》的众多角色面前,一边是充满回忆的安稳往日,一边是充满希望却也有未知的新生活,人物在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摇摆是《宝兴里》描写“人性”的出彩之处,“戏剧性在一粥一饭之间展开,在拆与不拆之间形成了张力。人们留恋旧的,向往新的。但是留恋当中有太多的感伤和不舍,向往之中又有自己的忧虑和关切。”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在演出后的研讨会中表示,“因为剧中的人有小追求、小缺陷,甚至有小自私,所以他们是现实生活中、是时代境遇下的人。”

姐弟之间拆迁款怎么分,分期付款30年?阁楼高度差2厘米折算面积要吃亏怎么办,捅破天花板?还有蜗居阁楼多年渴望结婚,却被骗得只剩底裤的中年人……各种“噱头”贯穿全剧,提供了充沛的喜剧效果。噱头之外,打动人心的泪点也不少。“我今天一路回到上海,看到上海变化这么大,但是人的感情不能变。”曾经代表上海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吴建兰回到上海,目睹满墙的“拆”字感慨万千,弟弟吴建国“分期付款”的“小脑筋”更是令人伤心。好在,姐弟俩最终卸下心防,回忆去云南前夜,一家四口挤在一张床上,早起“八只水泡眼”送别一幕,让不少观众笑中频频拭泪,“台词在演员浓烈的情感中,化成了人物的真情流露,勾起了观众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在《中国戏剧》原主编姜志涛看来,姐弟这场重头戏的背后,写出了在国家建设中那群敢闯敢拼、重情重义的上海人。也正是这样的编排,让《宝兴里》成为一部厚重、扎实,具有分量的作品。

写实精神为底,彰显海派滑稽戏品质

“熟悉的面孔,扎劲的上海话!”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不仅看到了陈国庆、龚仁龙、许海俐、小翁双杰等滑稽戏“老面孔”,也有上海滑稽剧团中生代集体亮相,带来可圈可点的表演。作为一门“笑的艺术”,滑稽戏讲述旧改故事难度不小,但要说得恰如其分却也能令人眼前一亮。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汪守德将《宝兴里》中的喜剧性效果称为一种“深刻的幽默”,表现了上海人的社会哲学、生活观念和文化心理。他在其中看到了上海人“既小又大”的性格维度,小在精心和机敏,大在眼界与智慧。

经过升级的《宝兴里》在原有的情节基础上,削减了大段的人物旁白,发挥滑稽演员的技巧与智慧,通过在舞台上不断的跳进跳出,让时间与空间更迭交错。那些曾发生在上海的真实故事如走马灯式地飞速旋转,让观众瞬间沉浸在不同时期的上海,感受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

研讨会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宝兴里》彰显了海派滑稽戏的品质,剧种自身携带的基因为故事增添韵味,“以滑稽戏的手段,以滑稽戏的表现方式,甚至是滑稽戏的思维来刻画角色,才有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鲜活、独特的喜剧性人物。”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说道,“在滑稽戏里,丰富性、包容性无处不在。”观众连绵不断的笑声给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马也留下了深刻印象,“笑点融在了故事中,普通人的精神也在这部戏中。”他提到,写实的精神是《宝兴里》的创作基底,百姓的、众生的、烟火的,“表现了上海精神,上海人经营生活、精雕细刻的一面。”

作者:王筱丽

文:王筱丽图:演出方供图编辑:王彦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