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阳谋和阴谋齐飞,2200年前南越(粤)、闽越(闽)和东瓯(浙)的战争简史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931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4117字,配图15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2年10月11日首发。

本文收录在专辑“奇妙的地缘”里,其他同类文章也可以从下面的链接进入:

485. 不读历史,你就不知道开平碉楼村落防御体系

349. 云南简史——从楚人南征到卢汉起义的2300年大事记

166. 竖起来的中国院子——开平碉楼瑞石楼的故事

91. 想去海岛浪,一亿人的广东有哪些选择—湛江东海岛

90. 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广东阳江海陵岛

18. 不读历史,你以为是个荒坡,从沙路炮台的发掘来看近代广州城防

13. 不读历史,你就不是在旅行,广西兴安灵渠的故事

10. 不读历史你就只是在看风景,两千年前犹太人最后的堡垒马萨达要塞

7. 不读历史,你真以为是商朝遗址?这里的确值得一去

前言:2022年国庆,从江苏宜兴到广东广州,用三天时间穿越苏、浙、闽、粤四省,填补了对这条路线两侧地理形势的直接认知。从苏南开始就进入丘陵地带,直到潮汕地区才重见平原,这一路上的山地没少见。奇怪的是福建腹地,虽也有高速公路,但弯多且急,甚至连隧道都能修成蛇形,显然影响了道路的友好度。地缘是影响历史的重要因素,如此广袤的丘陵地带的存在,在早期中国历史上就被称为百越之地。

图1. 福建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可见从浙江到广东存在大量的丘陵和矮山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第一代南越王赵佗死时,其太子赵仲始(一作赵始)已先他而去,在群臣的拥护下,王位的继承者是赵仲始之子、赵佗之孙——赵眜(念mo,史记中记载为赵胡,其陵墓出土印章写作“赵眜”),史称“南越文王”,历史上,赵眜也曾仿效其爷爷赵佗,僭越自称“南越文帝”(赵眜陵墓曾出土刻有“文帝行玺”的金印)。

图2.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中),证明了墓主为南越国二代王赵眜

建元六年(前135年),继位刚两年的赵眜摊上了大事。南越国的东邻闽越王郢(本名欧阳郢,在位时间前155年至前135年)试图趁南越新王继位根基不稳,发动了对南越国的进攻。

闽越也是百越的一支,先秦时期所谓的“夷夏之辩”仅仅是“教化之内”和“教化之外”的区别,并不是依据血缘、体质、语言而严格区分,所以闽越就是因闽地而得名的一支百越人。

图3. 流传较广的一张百越地区区分图,本文将涉及东瓯、闽越和南越三地

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勾践的七代孙)先伐齐再伐楚,兵败身死,越国故地被楚国占领,从夏、商至春秋战国一直活跃在江南的老牌强国越国自此灭亡。越国可以溯源到夏朝第六代君王少康将其庶子无余分封在越地会稽,史书并无记载此次分封的确切时间,但从少康死于前1955年算起,越国至少存在了1649年,历48君。

图4. 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越国的最大疆域,已与齐国接壤并迁都琅琊,但越国最终被楚国所灭

图5. 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国最大的流量明星是“卧薪尝胆”的勾践,越国的最大疆域曾北至齐鲁,迁都琅琊(仅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附近),西侵楚地,南到五岭,是春秋末期最后一个称霸的国家,隐约有与中原七雄争夺天下之势。但在复杂繁冗的战国局势中,缺乏广阔战略腹地的越国最终由于末代国君无疆的骚操作而惨遭灭亡。

由于事出突然,无疆未能指定继承人,于是诸子纷纷自立,长子玉(欧阳玉)在闽地建立闽越国,次子蹄在原越国核心地区浙江建立东瓯国。这些小国名义上继承了越国的血统,但是偏居丘陵山地,国力孱弱,被迫对中原霸主的楚、秦、汉俯首称臣,不再对中原局势发生重大影响。

图6. 古越国被灭后,在故土南端由无疆后裔建立的两个小国东瓯和闽越,算是继承了越国王室的血脉

闽越国自欧阳玉开始,历七代后于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项羽也出生在这一年)传至无诸,无诸随后迁都东冶(今福建武夷山)。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齐,完成了统一战国七雄的大业,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开始向之前七国都未曾有效统治的“蛮夷之地”进军,闽越国也是其中之一。

次年(前220年),秦国在闽地设立闽中郡,范围从今福建武夷山直至粤东边界,包括今广东梅州的部分丘陵地带和潮汕平原。但与其他中央直管郡有所不同的是,秦王朝认为闽中郡远离中原,山高路险,且越人强悍,难于驾驭,故未委派郡守郡尉等中央直属官员,而仅是将闽越王无诸削去王位,改为“君长”(一说无诸是在前214年才被削去王位),让其继续统治闽地。

图7. 秦朝设郡,其中闽中郡设于前220年,但未派郡守直接管理,而是由原闽越国王无诸以“君长”之名继续统治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因无诸佐汉反秦有功,特许闽越复国,重新定都东冶,无诸也成为刘邦首封的边疆异姓诸侯,一般认为目前在闽西北角的城村汉代古城(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就是这一时期开始大兴土木建设的。

图8. 福建武夷山境内的城村古城遗址,被认为是闽越国时期所建立,并毁于汉军

无诸死后,先后有獏、成、甲、郢继任闽越国王位,为了争夺王位,闽越国内内讧迭起,而为了平衡矛盾,又频频挑起对外战争,北攻东瓯,南击南越,周边的刘姓诸侯国也不得不以财物珍宝交好闽越。用今天的话来说,闽越国已隐约成为西汉王朝南方的一股强大的不稳定因素和割据势力。

关于闽越国攻击东欧国一事,大致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东瓯国立国之君是末代越王无疆之次子蹄,疆域大致在瓯江流域(今浙江温州瓯江)。传至第六代东瓯王欧安朱时,适逢秦灭六国,废东瓯国,辖地仍由安朱统辖。至秦末,因助汉反秦有功,安朱的侄子欧摇被高祖刘邦封为东海王,所以东瓯国也被称为“东海王国”。

图9. 七国之乱时期的东瓯国,东瓯被叛乱的封国围在东海之滨,不得不与其“结为盟友”自保

至汉景帝三年(前154年)“七国之乱”时,因被七个叛乱封国隔绝在东海之滨,东瓯国和七国是盟友,叛乱失败后,吴王刘濞逃至东瓯避难,汉朝派密使成功游说了当时的东瓯王欧贞复,派其弟弟欧贞鸣以劳军为名杀了刘濞,向汉朝表示将功折罪。

图10. 因晁错削藩而激发的“七国之乱”,让汉朝解决了大量封国,中央的集权得到加强,才有了后来汉武帝纵横天下的底气

然而,欧贞鸣的活干得不够彻底,刘濞之子逃至更南面的闽越国,唆使继位不久的闽越王郢出兵攻打东瓯国。从郢的角度来说,东瓯本是一脉传承,刘濞被杀给其出兵提供了一个不算很漂亮的借口。总之,郢出兵了。东瓯的幕后大哥汉朝派兵支援,迫使闽越退兵,然而汉兵退后,闽越兵又至,如此反复。

图11. 春秋时期战事画作,士兵披挂的甲具多以猪皮制作,一般军人无盔,手持木柄长兵器,首端固定以青铜质地的戈、钺、戟,为加强机动力,战车兵往往是军队主力,但在山岳地带无法使用

至建元三年(前138年),第12代东瓯王欧贞鸣在与闽越的战争中战死,继位的其子欧望不堪闽越国的骚扰,向汉武帝请求纳地并举国迁徙汉朝。武帝准许后,欧望率领四万多军民北上,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今安徽舒城地区),欧望被降封为“广武侯”,东瓯国故土从此被并入中央王朝,其地被划入会稽郡。东瓯国自此消亡。

图12. 闽越国与南越国,闽越虽国小地贫,但更加好战

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又发动了对南越国的战争。这次进攻并未在历史中留下详细的记载,先秦时期的竹简既珍贵又难以保存,在文言文中的记录多半言简意赅。我们只能做一些推测。闽粤两地交界处虽丘陵密布,但与占据山地的闽越相比,粤东的潮汕平原显然更不利于防守,闽人从韩江顺流而下,可以严重威胁南越国东部地区,而南越国军队反攻闽越国的山地却将面临诸多不便。因此,这场战争对南越国的总体态势显然不利。

图13. 闽粤地貌,可见从福建进入广东堪称居高临下,广东的东江、韩江流域都受到福建丘陵奔袭而来的闽越军队的威胁

初代南越王赵佗曾以其出色的外交手段,恩威并施,赠送大量财物和特产,让闽越国承认了南越国的宗主国地位。但面临闽越国的进攻时,继位不久的赵眜选择把矛盾上交,提请宗主国汉朝出面调和。他在上奏给武帝的书信中称:“南越和闽越都是汉朝藩臣,不得擅自兴兵互相攻打。现在闽越擅自发兵进犯臣国,臣不敢擅自发兵抵抗,请天子下诏指示。”

汉武帝刘彻此时继位已有七年多,帝国的实力和其本人的才华都在走向巅峰,他下书表彰了南越国的行为,并派遣大行王恢领兵从豫章郡(郡治南昌)出发、大司马韩安国从会稽郡(郡治山阴县,即今浙江绍兴)出发,分西、北两路征讨闽越国,此举激发了闽越国内的矛盾和动荡。

图14. 汉武帝刘彻画像,身边两个是他的股肱之臣

郢的弟弟、东越王余善早有篡位之心,在汉朝大军尚未攻至东冶时,就乘机谋杀了郢,率众投降,余善因此大功,而被封为新的闽越王。赵眜消除了一场闽粤之间的血光之灾,但最大的赢家还是汉武帝,中央的权威得到进一步加强,闽越和南越的隐形联盟也消逝殆尽,随着一代雄主赵佗的离世,南越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日益下降。

无诸的后代、东越王余善也不是个善主,最后发展到私刻“武帝”玺,自立为“闽越武帝”,倒是跟南越国那爷孙两代人有异曲同工之意。史书记载,余善继位24年后,竟然起兵攻打汉朝。此时的汉朝已进入鼎盛时期,武帝在击败匈奴,解除北方边患之后,于元封元年(前110年)调遣四路大军共数十万人围攻闽越国。

图15. 汉武帝两度派兵平定闽越和南越,加上之前已经举国纳土投降的东瓯国,中国东南沿海一线也在武帝一朝被彻底纳入版图

在军事打击的同时,汉使对闽越国内部进行了分化瓦解,策反了繇王居股和部分贵族刺杀余善,向汉投降,25年前的一幕再次重现,历史进入新的轮回。为消除后患,汉武帝将所有闽越贵族迁往江淮内地,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包括城村古城及其宫殿正是在这次战争中所毁。闽越国再无国君,因此被灭,从无诸复国到余善亡国,前后共历六君92年。

至此,从少康庶子无余开启的古代越国,传承1832年后,终于彻底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南越国以及今天的越南国,虽然名字里带个“越”,却与古越国没有了血脉联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