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4年,杜甫不禁对着一位长者讲述起他在东都洛阳的糟糕体验。
这位比他大11岁的长者,正是不久前被皇帝赐金放还,失去官职的“大唐诗仙”李白。
那时的李白已经是“天下无人不识李白”的程度,而杜甫的名声大噪却是在他去世之后。
秋天,杜甫与李白相约一同离开了洛阳。不久,两次求仕失败,吟唱着“莫愁前路无知己”的高适也加入进来。
三个人生失意的流浪诗人,就这样成就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文人雅集。
后世人说,李白从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轻。
但谁还没有一段裘马清狂的时光呢?
杜甫,字子美,去世时只有五十九岁。
但在我们的印象里,他却好像体味过上百年的人世艰辛。
晚年,他写下一篇《百忧集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百忧集行》节选
在杜甫的记忆里,十几岁的他精力充沛,身体健壮,顽皮一如孩童。
少年的欢欣雀跃来源于衣食无忧的生活。
河南大学教授
程遂营
“杜甫他出身京兆杜氏,这是一个唐朝时期非常显赫的家族,而且杜甫的祖先也有不少他引以为自豪的名人。他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杜预,这个人文武双全,他既是一位经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政治家。”
“他近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他的爷爷杜审言,这个人也是唐朝的一位诗人。所以杜甫他说‘吾祖诗冠古’,我的老祖宗里面诗歌就写得非常好,‘诗是吾家事’,写诗歌是我们杜家的事。”
在今天河南巩义的瑶湾村,几处背靠黄土的窑洞,据说便是杜甫出生的地方。
那时,他的父亲杜闲刚刚三十出头,母亲则是来自另一个名门望族,清河崔氏的大家闺秀。
虽然家族中父辈的名望已经不如祖辈,但他的家境仍然殷实。
在社会上,还拥有着诸多的特权,其中就包括可以免除赋税和兵役。
对于生活在大唐的普通百姓而言,杜甫的人生足以称得上是“梦幻开局“。
大约五六岁时,杜甫跟随父亲任官来到了当时的郾城,即今天的河南漯河。
当七岁的他开始学习写诗时,开口便大胆歌颂起神鸟凤凰。
此后,他常常以凤凰自比,只是那首傲骨凌然的凤凰诗却和他少年时代的许多诗文一样,没有流传下来。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双怀
“杜甫年轻的时候学习非常努力勤奋,在当时就已经小有名气了。他自己也很自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实际上它是杜甫描写自己的,是对自我的一种赞美,说明他自己很自信。”
杜甫十四五岁时,便在洛阳的翰墨场中崭露头角,他对自己文采的评价就像盛唐时期的许多才子一样毫不谦逊。
他甚至有机会出入精通音律的岐王李范和玄宗宠臣崔涤的宅邸,并在那里有幸听到头号宫廷音乐家李龟年的歌声。
寻常的同辈杜甫已然瞧不上眼,他想要结交的朋友要么是历史中的英雄豪杰,要么是贤能多才的老前辈。
于是,我们在他的诗句中看到的是这样一位意气风发的大唐少年。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杜甫《壮游》节选
公元743年,杜甫已年过三十,是时候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目标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想要成为大官,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当时,天下士子奔前程,首选在都城长安,其次便是东都洛阳。杜甫小时曾在洛阳生活,他有时甚至自称洛阳人。
但这一次的求仕之旅却让他对这座人文荟萃的大都市感到失望和厌倦。
4月30日至5月5日
纪录大时代《千古风流人物·杜甫》
六集连播,敬请观看
制作人:唐大麦
编导:唐大麦
编辑:王鼎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