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春秋】 465 君漏言也

原标题:【一说春秋】 465 君漏言也 ▼ 鲁国第十八任国君鲁兴进入在位执政第六年。 晋欢任命赵盾为

原标题:【一说春秋】 465 君漏言也

鲁国第十八任国君鲁兴进入在位执政第年。

晋欢任命赵盾为中军元帅,任命狐射姑为中军佐。

这下最愤怒的就是狐射姑,本来如果直接任命他做中军佐,他不见得这么大的意见,可是先任命他为中军元帅,又把他拔掉,然后变成中军佐,那他的意见就大啦,这什么意思啊这是?于是呢,他就气冲冲的去找晋欢,说:“这怎么回事啊,怎么突然把我降职了?”

晋欢说:“唉,这是阳处父的建议啊,我也没招啊,只能这样了。”

当然了,毕竟晋欢是国君,狐射姑能对国君怎么样啊?所以呢,他就把怨恨都集中在了阳处父的身上。

当然,后世有人就评价说,这晋欢做事儿不地道啊!别人给你提了建议,你一点都不为别人避讳,直接就把别人名字给交出来了,这不是让下面人互相怨恨吗?你这时候应该说,这是我们决策层集体做出来的决定,或者说这是我前刚独断的决定……就是说得稍微虚掩一点,否则的话,老是这么着爆料,那以后谁还会给你打小报告,谁还会给你来出建议啊?

当然,这种说法好像也没有错,可是对于晋欢来说呢,我何必替你阳处父去遮掩呢?阳处父那么着强横,那么着逼我要这个要那个,那你愿意被别人怨恨你就被别人怨恨呗!

这些不同的说法,都是些闲话。

我们再说赵盾成为了中军元帅,晋国的中军元帅同时也是晋国的执政大夫。赵盾开始执掌国政之后,他制定办事的章程和条例,评准刑法律令,清理诉讼积案,督查追捕逃犯,使用契约账目来管理财务的出入,清理旧规陋习,秩序礼数,正本清源,选拨人才,填补空缺,任用贤能出仕。

这整个一系列的政策下来,晋国开始焕然一新啦!而同时,赵盾又将所有措施、所制定出来的律法、律令,都交给了太傅阳处父和太师贾佗,让他们在晋国全国推行,以便成为晋国的基本法规。

阳处父我们当然不用说了,那贾佗呢,我们之前也提过,他是晋国先君晋重耳的旧臣,当年跟着晋重耳流亡,比狐偃、赵衰都年幼,晋重耳是以父视狐偃,以师视赵衰,以兄视贾佗,把贾佗当做股肱之臣啦。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之后,这些老臣一批一批地都死掉了,贾佗就成了太师,这么一个三公级别的官员。

我们要说,赵盾不是已经执掌国政了嘛,为什么政令还要交给阳处父和贾佗来推行呢?这个用这现在的话说,赵盾他所掌握的是行政权,立法的权力还是要由三公的级别来进行,就像我们今天说政府制定了一些什么法律啊、条文啊、政策啊,要交给全国人大去审议、决定,然后才能在全国推行,一样的道理。

到了本年的夏天,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前往陈国。

季孙行父这一趟去陈国,首先要亲迎他的新夫人,因为他的新夫人是陈国人。我们之前讲过,季孙行父这个人,他是鲁国公子鲁友的孙子,早在鲁友的时代,鲁友就跟陈国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所以呢季孙行父的夫人是陈国人,也就不足为奇呀。

不过,季孙行父这一趟除了私事之外,还有公干。因为在这个时候,跟鲁国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是卫国,而卫国常年和陈国的关系非常的和睦,所以呢,鲁国的执政大夫臧孙辰就认为,我可以趁这一次机会,基于和卫国的友谊,那么再进一步延展,和陈国搞好关系。

季孙行父既然要去陈国娶亲,那么臧孙辰索性将去陈国聘问这么一个任务也交给了季孙行父。当然,这是季孙行父的首秀啊,以后这个人在春秋的舞台上还有非常多的表演。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感谢网友阿蛋协助整理本期文字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边听边看,您可以:

文字版抢先看,最新至 530 期。

看文字同时可以听音频。

更便捷的查看往期内容。

记录您的最后阅读位置。

没有广告。

往期内容

464 仁者贤者

463 不废功勋

462 因人设岗

461 华而不实

460 含禭賵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