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挂壁,究竟是好是坏啊?
每一位新手爸妈都有养娃3000问,
随便一个就能迷惑众生,
就拿冲奶粉来说:
奶粉不好溶解?经常挂壁?
这是奶粉的质量不过关?
还是自己操作出错?
就连生了二胎的宝妈也不解:
“好担心,不知道是不是奶粉有问题……”
“会不会对宝宝的消化产生影响?”
还有宝爸认为:
“好啤酒会挂壁,好奶粉也会有挂壁才是啊!”
那么,奶粉挂壁到底是怎么回事?
哦嚯嚯,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为什么奶粉会挂壁
挂壁现象就是奶粉冲调之后奶瓶壁上有一层粉质小颗粒。这种小颗粒就是奶粉里面的成分未完全溶解于水分造成的。
那么,这就意味着奶粉的品质有问题吗?答案当然是“不”!
因为奶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是不溶于或微溶于水的,奶液属于悬混液,若奶粉中未添加助溶剂成分,这就属于正常现象。
德国进口奶粉更讲究天然配方,奶粉中很少添加助溶剂,所以奶粉溶解速度会相对差一些。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
什么是助溶剂?
难溶性物质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该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就称为助溶剂。
常用的助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另一类是酰胺类化合物,如:尿素,菸酰胺、乙酰胺等。常见的助溶剂苯甲酸钠的溶解度在20℃就是53克,极易溶于水。
但是,助溶机理较复杂,许多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对人们健康影响尚待研究,关于助溶剂的选择尚无明确的规律可循,因此对于助溶剂,德国和欧盟的有机食品指南标准明确规定有机食品中禁止添加。
而德国人对食品安全,尤其是婴儿食品安全是严格且苛刻的,绝不会在奶粉中添加这种有争议的成分。
奶粉溶解越快越好吗
奶粉速溶确实可以省事,但只是奶粉的一项外在感官指标,并不代表奶粉有更好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配方奶粉。
因为配方奶粉是由奶粉、乳清粉、微量元素等诸多原料混合而成的,而实际上这些原料的质地、多寡、配比才是决定奶粉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奶粉质量的好坏是不能单纯以溶解快慢判定的。
质量好的奶粉主要是营养成分全面,不含有害物质,配比符合宝宝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牛奶新鲜度好,奶粉生产工艺好以及卫生指标合格等。
影响奶粉溶解度的原因还有哪些
影响奶粉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饱和度过大,没有经过充分的摇匀,或者没有达到奶粉溶解需要的温度等,都会造成奶粉溶解不充分、挂壁现象。
1、奶粉溶解性好坏与配方和工艺有关
同样的冲调条件下,奶粉的速溶性好坏,主要是受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影响。而且这两者是难以分开的:同样的配方,生产工艺不同很可能会造成速溶性的差异;同样的生产工艺,不同的配方,生产出的奶粉溶解性也会有所不同。
2、奶粉本身含有难溶或微溶于水的营养成分
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成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都难溶或微溶于水,在奶粉完全溶解冷却时,会有部分脂肪营养物质析出并附着在奶瓶壁上,这些没关系,这是奶粉中的脂肪物质。
3、水温、搅拌及水质影响
冲泡奶粉的水温和搅拌方式不当,都会引起奶粉溶解不充分,造成奶瓶壁上有沉积物:
☀水温偏高:高温的水易使奶粉中的脂肪析出,吸附其他的奶粉颗粒,形成“疙瘩”样奶粉团;析出的脂肪容易形成脂肪膜,静止后悬浮于奶液表面;使奶粉无法充分溶解;还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免疫活性物质(如含双歧杆菌)等很容易因此遭到破坏;
☀水温偏低:奶粉有一定的亲水性,水温过低时,奶粉的溶解度下降,且奶粉是胶性混悬液,外层的奶液形成一个张力膜,故有出现类似“成团状不融化”的现象;
☀过度沸腾:过度沸腾的水冲调奶粉容易造成沉淀挂壁。
快看我,挂得超艺术的~
4、奶粉分子颗粒大小的影响
颗粒大的奶粉,遇水后溶解速度很快,溶解性较好(不同批次生产奶粉存在颗粒大小、膨松度都会有细微区别)。
5、添加了含量较高的活性物质
如:酪蛋白磷酸肽(CPP)、α-乳清蛋白,活性益生菌,优质DHA,乳铁蛋白等,因为要保证其营养活性,是干法混合到奶粉里的,也会出现溶解慢,瓶壁瓶底有白点,是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奶粉质量。
解锁冲调奶粉的正确姿势
【正确冲调奶粉的方法】
1、怎么确认水温达到40-50℃?
人的体温是37℃,40-50℃的水就是隔着奶瓶摸起来有点烫的感觉,如果摸起来只是微微温热,可能水温还达不到40℃以上。
如果您发现大量的“水晶挂壁”,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冲泡奶粉的水温偏低。再次强调一下,最佳的冲奶温度是40—50摄氏度。这样看来冲奶粉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哦。为了我们宝宝的健康成长,从细节抓起,给宝宝一顿营养健全的餐食。
2、一定要遵循正确冲泡奶粉顺序!
先根据奶粉量放对应的2/3热水到瓶子里面,然后倒入对应的奶粉,在热水完全漫过奶粉之前必须要一直等待,然后短时间用力摇晃奶瓶。普通的奶瓶的底部没有一个凸出物,有的奶瓶底部有突出,能明显促进奶粉溶解。最后倒入剩下的1/3的热水到奶瓶中,并在短时间内再次用力摇晃。
3、冲泡奶粉警惕以下误区:
误区①:用开水冲泡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因此,冲调奶粉应用温水,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通常泡奶最适宜的温度是40~50度。
误区②:先加奶粉后加水,会使奶液过浓,影响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
误区③:奶粉过稀或过浓;稀释奶粉时加水过多会使婴儿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引起消瘦;而加水过少会使婴儿摄入过多热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加重消化和排泄的负担,甚至引起高钠血症,消化紊乱,肥胖等。
贝妈说
正常冲的奶粉,出现挂壁是正常现象。
出现挂壁现象说明奶粉纯度高,不含助溶剂。
温度的高低,冲调时的浓稠甚至奶粉的批次都会对挂壁有影响,
有的轻微,有的就多一些,都是正常的,不必担心。
奶粉的最佳饮用温度是37摄氏度。
冲调时以42度左右为好,
温度太高容易破坏奶粉中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