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小河的夏天》 静水流深的小镇家庭故事
晓阳和邻居爷爷的剪影
和现在的许多国产片不同,你很难说《西小河的夏天》这部电影针对的是哪个人群,不是儿童片,也不主打怀旧,更不是中年危机电影。没有明显的商业元素和目标观众,也许是它上映几天以来票房不过百万的原因。但是它不值得一看吗?恐怕不能以票房定论。
审美和故事达标,不狗血,很宁静
江南水乡的柔美背景和缓慢节奏为《西小河的夏天》提供了不错的审美,10岁男孩晓阳就穿梭在类似于乌镇一样的小镇中,时而是廊檐下,时而是拱桥之上。20年前家境普通的孩子还不会像今天的小孩一样,暑假会有美国夏令营,或者父母带着飞去欧美旅游,大多数孩子都是窝在家里写暑假作业,经过漫长、炎热、无趣的假期,悄无声息地长大。晓阳的这个暑假,经历有点特别,又和每个暑假都差不多。
爸爸的故事很多,像那些如今被称“油腻”的中年男子一样,对实习女老师蠢蠢欲动,并渴望在职位上更上一层楼。影片对爸爸的书写蛮有趣,略微典型的古板加油腻,有点让人讨厌,也不乏让人同情之处,演员的表演颇为精准。爸爸的小心机被妈妈知道了之后的结局,也不会像今天的8点档电视剧一样,充满唯恐天下不乱的吵闹,而是因为孩子的出走父母的分歧戛然而止。生活的河水有许多小暗流,但不会轻易地改变方向,《西小河的夏天》写出了许多普通人经历过的家庭纷争、成长困惑,不是大起大落,而是静水流深。
顾宝明扮演的邻居爷爷对晓阳来说是一个成人的缓冲区,也是影片触及关于死亡这个话题的角色,爷爷其实也在和晓阳的相处中获得了一点失去孙子的治愈,终于愿意面对孙子已经死去几年的事实。死亡是每个小孩在成长的某个阶段总要学习的一个主题,看到身边亲朋离去,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影响不同。《西小河的夏天》也是采用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让晓阳体会到死亡意味着什么。
父母的危机、邻居爷爷的伤心事、自己喜欢的足球,整个影片对于主人公晓阳所遭遇的事情,基本上采取的态度都不那么激烈。有一点冲突,但是不着急解决,而是一个慢慢展现的过程,让生活去呈现它自己的力量,最后归于和解。这种不着急的态度决定了整部影片的节奏和心态,不着急去表达什么,不着急去展现什么,仅仅是20年前一个特别又不特别的暑假,但可以让人慢慢回味。或许20年后的我们已经习惯了遇事撕×撕心裂肺表演痛苦,但《西小河的夏天》展示了1998年时的夏天,一切仍然有平和宁静的可能。
想拍好电影,需要抛开过分的企图心
让一部电影很少或者没有企图心,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各有各的企图心,商业电影为了挣钱,艺术电影为了表示导演与众不同(但往往与人雷同)。能够抛开艺术的虚荣心,专注于所表现的题材的作品不多了。
如今的国产片常常有一个热闹非常的外表,三分钟一个梗,五分钟一场动作戏,也就是我所说的企图心,想挣钱都写在脸上。但是看多了也让人感觉非常累,有时候会很想看那种看上去“没什么事发生”的日本电影。主人公常常会呆呆坐着看看海,或者是在厨房切切菜,有一句没一句地对话,场景日常,人物简单,看下来却会感到一种淡淡的美好,眼睛和心灵都得到了一定的治愈。《西小河的夏天》有点像这类日本电影。
有人说在片中看到《一一》的影子,可能是枝裕和的影子更大。不过,和《步履不停》《奇迹》这些家庭题材的影片相比,《西小河的夏天》显得还很单薄,还有许多空间可以提升。
□表江(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