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身体好不好?长寿还是折寿?与日常饮食密不可分,很多我们熟悉的常见食物营养特性大不同,你可千万别吃错啦~
| 吃米 vs 吃面
南方人习惯吃米,认为吃米养人不生病;北方人不服气,认为自小吃面条、馒头长大,身材结实又高大。肠胃不好的人,觉得喝汤吃面更养胃,而也有人坚持认为喝粥吃饭,才更好消化。
其实,作为主食来讲,大米和面食营养成分并无太大差异。只是由于饮食习惯造成的不同口味偏好而已。如果有人硬要问,选什么当主食才好?
营养专家给出的答案,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吃米和吃面,都不算最健康的。毕竟大米和面食的热量都很高,吃太多,不仅会胖,还会引起血糖血脂异常。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需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
建议大家每餐多搭配些杂粮或谷物,如燕麦、荞麦、黑米、玉米等,适量减少精白米、面条等高GI主食的摄入。控制米和面的食用量在150克以内,不要暴饮暴食,就不用担心身材走样。
| 土鸡蛋 vs 洋鸡蛋
小编的一位同事怀孕了,家里人想方设法到农村老家给她买散养的土鸡蛋,她妈妈坚持认为土鸡蛋营养更高,吃了对孩子好。
关于土鸡蛋和洋鸡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知误区:认为土鸡蛋比洋鸡蛋更营养。
其实,从营养价值上来讲,土鸡蛋和洋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差无几。鸡蛋营养价值和成分基本保持恒定,不会受到鸡的品种、养殖方式的影响。
有区别的是,工厂养殖鸡由于吃饲料长大,鸡蛋中脂肪的含量相对稍高一些。因此,两种鸡蛋在烹饪口感上会略有差异。
| 红糖 vs 白糖
我们在超市会看到红糖的价格普遍比白糖的定价要略高,而且红糖一向被商家宣传为具备“补血”、“养颜”、“调经”等功效,因而,在大多数人眼里,红糖比白糖更营养。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检测数据,白砂糖含糖量为99.9%,绵白糖含糖量为98.9%,红糖含糖量为96.6%。因此,无论是白糖还是红糖,其本质都是糖。
红糖和白糖的主要原料都是甘蔗,二者只是加工工艺不同。红糖没有经过精炼提纯,保留更多甘蔗中的成分,所以在钙、铁、锌、铜、锰等矿物质的含量上,比白糖稍高些。
| 果汁 vs 水果
鲜榨果汁在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认为天然果汁营养高、吸收好,相较于吃水果,更多人更喜欢酸甜可口的果汁。
实际上,水果被榨取成果汁后,其天然营养素与膳食纤维都会被破坏殆尽,营养大打折扣不说,还会喝进去更多的糖。一杯纯果汁,含糖量约20-40克,40g糖相当于半碗米饭的含糖量。
因此天天喝果汁,能不能变美变瘦不敢保证,可以肯定的是,你会变胖。
美国研究者对 7 万多名健康女护士进行了 15 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在体重和生活习惯一致的情况下,每月摄入至少3杯苹果汁和不喝果汁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上升了15%,而每天喝橙汁会增加24%的风险。
所以,只要不是牙口不好或是肠胃不耐受,建议大家还是直接吃新鲜水果。
| 鸡汤 vs 鸡肉
身体虚弱、病后初愈时,中国人习惯煲鸡汤来补充元气。所以,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以为鸡汤比鸡肉更加营养,老火慢炖的鸡汤对很多人来说是最滋补的药膳。
小编想告诉大家,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每100克鸡汤中含蛋白质仅1.37克,也就是说,我们喝下去的大部分是水和油脂,而不是营养。而每100克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5.1克,比鸡汤中的含量高出19倍。
所以,大家别迷信鸡汤的营养,如果嫌麻烦不如直接吃鸡肉。当然,能边喝汤边吃肉,就更好不过啦!
| 浓汤 vs 清汤
有不少火锅店和餐馆,会推出一些滋补高汤膳食作为卖点。看上去汤汁新鲜浓稠呈乳白色,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汤才是最营养、最养生的,其实想要煲出乳白色的浓汤,只需多加些动物脂肪和乳化剂。
食品营养学教授范志红老师,曾指出所谓的乳白色“奶汤”,其实就是脂肪微滴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形成的一种乳化现象。从营养价值上来讲,使用的食材相同的情况下,奶汤和清汤并无差别。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浓汤中所含的脂肪更多,容易对心血管造成负担,所以不宜多吃。
| 牛奶 vs 酸奶
经过长期的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重视补钙,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也是大家心目中最佳的补钙食品。但是,关于牛奶和酸奶应该怎么挑,很多人并不知道。
牛奶和酸奶都是营养丰富的乳制品,且含钙量和微量元素都不相上下。
只是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更高一些,而酸奶是经过发酵的,含有乳酸菌,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可首选酸奶或低乳糖奶产品。
另外,大家在挑选酸奶时,应尽量挑选原味发酵乳,避免购买加入了甜味剂和糖分的乳酸菌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