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鹰坠落——西科斯基之死回顾

1943年7月4日23时7分(当地时间),波兰流亡伦敦政府总理、波兰军队总司令、陆军上将西科斯基结束视察在中东的军队,返回伦敦途中,所乘坐的美制B-24“解放者”Ⅱ型远程轰炸机在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的英军机场起飞后仅16秒便坠入海中。

机上乘员共8人,除西科斯基外,还有他的女儿索菲亚、波兰军队参谋长克利梅茨基等7人遇难,仅有一名飞行驾驶人员(捷克国籍)幸存。

西科斯基的遗体被打捞后被送至位于英国诺丁汉的波兰战争纪念墓地安葬,那里还长眠着为保卫不列颠群岛而阵亡的波兰飞行员们。

1993年,西科斯基的灵柩被运回祖国,安葬在克拉科夫。

西科斯基在中东视察波兰军队

西科斯基乘坐的座机坠海后状态,该机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第511中队、编号AL523号。

伦敦举行的西科斯基追悼仪式

西科斯基的死在当时引发了许多猜测,正值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当局因“卡廷事件”而关系破裂后的敏感时期,遂被赋予了许多阴谋色彩。

不过经过英国方面的详细调查后,认定确为意外事故。

然而在二战结束后,尤其是整个冷战期间,西科斯基之死的争议和猜测一直没有停止,许多猜测和疑点将责任指向苏联方面,同时也有许多观点认为是英国政府为了消除因“卡廷事件”造成的盟国与苏联紧张关系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这些猜测都没有确凿证据,而相关情报文件迄今未过保密期限。英国政府也未对这些保密文件有过任何公开解释。

大部分历史研究者认为,西科斯基的死还不能简单认定为是意外或者谋杀。

进入新千年后,波兰国内阴谋论盛行,关于西科斯基的死因再度被关注,许多人认为他在坠机前就已经被投毒。为此,在2008年11月,他的遗体再度被取出,经过调查,确认为是坠机时遇难,并非因投毒或是其他人为因素。

后世对于西科斯基坠机事件的分析文献

关于西科斯基的研究文献

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坠机地点纪念碑,顶端安放着波兰陆军鹰徽。

2019年7月4日,波兰华沙举行的西科斯基纪念活动。

西科斯基1881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加利西亚(今分属波兰和乌克兰)一个波兰没落贵族家庭,后在著名的利沃夫理工大学(今属乌克兰)学习工程学(道路、桥梁工程),毕业后短暂从事石油工程职业,而后参加奥匈帝国军队服役(1906),军校毕业后获得预备役少尉军衔。1907年,他秘密加入波兰第二共和国之父毕苏斯基领导的独立复国运动,并很快成为骨干。一战爆发后,他协助毕苏斯基组建波兰军团。但随后西科斯基与毕苏斯基却因在如何处理与奥匈帝国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西科斯基主张与奥匈帝国继续合作)。

1918年,西科斯基最终与毕苏斯基就该项问题达成和解,接受了后者的主张,但两人所产生的嫌隙却一直未能消除。

波兰共和国刚刚建立后不久,1919年2月即爆发了与苏俄政权的战争,西科斯基时任加利西亚地区波军司令,指挥波军进攻乌克兰首府基辅。(关于西科斯基和波苏战争可参见:缄默的森林——文件记录中的卡廷事件(上))

1920年春,苏俄红军反攻至波兰境内,在华沙战役期间,西科斯基指挥波军在华沙北部阻击红军,为毕苏斯基调动军队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之后的波军反攻期间,他指挥所部进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为波兰在战后谈判中赢得了主动。

因此,他被波兰人视为仅次于毕苏斯基的战争英雄,积累了很高声望。

1921年4月,他接替毕苏斯基担任波兰军队总司令和总参谋部负责人,1922年12月至1923年5月间担任波兰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期间加强了与英法之间的关系。1924年后集中精力致力于波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事务。

1923年的西科斯基

西科斯基在国内政治中主张加强议会作用,因此在1926年毕苏斯基重返政坛,掌握大权后被解除所有职务(1928)。

1936年,西科斯基加入反对毕苏斯基阵营后移居法国,曾经受聘于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在此期间,他根据自己在波苏战争中的经验和思考,著有《未来战争:其可能性、角色、与国防相关的问题》一书,书中对下一场战争可能的规模、战术作出一番预测。

有趣的是,书中还提出了与后来德国军队“闪击战”十分接近的战争进行方式。而该书在波兰军界并没有受到重视,反倒是在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获得了关注和研究。

另外,西科斯基还在另一些文章中表达了对未来欧洲各国关系——包括德国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军事化建设、西方国家充斥的绥靖主义思想的担忧。

1938年,他返回波兰。

1939年9月,德国发动对波兰的突然袭击,战争如西科斯基所担忧的那样爆发了。

他途径罗马尼亚逃亡巴黎,在那里加入了波兰流亡政府,并且在当月最后一天被推举为总理。

流亡政府获得了法英等西方国家的承认,被德国、苏联占领的波兰本土民众、抵抗运动组织也继续效忠该政府。

德军占领法国后,流亡政府迁往伦敦,在那里继续领导波兰对德国的抵抗斗争。

此时的流亡政府,在波兰人民心中就是重建国家的希望所在,那个时候波兰人流传着一句话:“太阳越高,西科斯基越近”。

所以当坠机事件发生后,一位据说亲眼目睹整个过程的波兰流亡政府官员喃喃自语说:“这是波兰的终结”。

西科斯基之后,尽管波兰流亡政府继续存在,但是再没有一位领导人能够对盟国施加足够的影响,而流亡政府内也无人可像他一样在波兰抵抗运动中有相同份量的威望。

务实的盟国在这一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向斯大林作出妥协,满足了其对战后波兰领土的要求。同时,苏联方面因“卡廷事件”与波兰流亡政府关系破裂后,在国内扶植了“波兰国家解放委员会”,并组建了军队纳入红军序列,这使得伦敦流亡政府的影响力被极大削弱。

西科斯基(左一)与丘吉尔、戴高乐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很多人的认识中,作为二战期间被德国侵占的第一个国家,波兰似乎就是作为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存在。然而事实上,仅从军事角度来看,波兰在亡国后依然对战胜轴心国作出了很大贡献。

1939年10月波兰亡国后,流亡政府就迅速召集逃亡的波兰军人、国外侨民组成了一支人数在75000人左右的新军团。

在第二年德军入侵挪威的战事中,波兰独立山地旅作为盟军部队参加了行动,并且表现不俗,在纳尔维克地区一度击退了对手德国山地兵部队。该旅在法国战役开始后撤回,参加了保卫布列塔尼地区的战斗。

而在法国战役期间,两个波兰军团步兵师也参加了战斗。甚至波兰流亡政府还组建了一支旅级的摩托化部队。

另外,有一个半中队的波兰空军整建制部队也参加了战斗。先后则有133名飞行员参加了法国战役,据称获得过57次空战胜利,阵亡8人。

法国战役结束时,约有6000名波兰士兵阵亡在法兰西大地上。之后有约19000名波兰军人(内含四分之一空军人员)从法国撤至英国。其余人员一部分(约13000人)转移到中立国瑞士后被解除武装。剩余的波兰军人化整为零,加入了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西科斯基视察波兰军队

在挪威纳尔维克作战的波兰山地兵

不列颠空战期间,曾经在波兰战役期间给德国空军造成重大损失(击落德军各型战机285架,自身损失333架)的波兰空军飞行员在英国组建了10个战斗机中队,加上分散在英国皇家空军部队中的波兰飞行员,共有145人参加了战斗。

由于战争爆发前波兰空军对飞行员的训练标准非常严苛,加上此后参加过波兰和法国战役,使得他们成为此时盟军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飞行员群体之一。其中,第303战斗机中队在不列颠空战期间击落了126架德国飞机,在盟军各战斗机中队中位列前茅。

英国皇家空军第303战斗机中队的飓风战斗机机身上画着该中队的队徽和击落敌机的涂鸦。

303中队的队徽。该中队由波兰飞行员组成,全称是“华沙-塔德乌什-科斯丘什科”第303战斗机中队。徽章中间是波兰的军帽,背景的星条图案隐含了该中队与美国的某些关联。303中队于1940年7月组建,8月才参加战斗,但据称是参加不列颠空战的66个盟军战斗机中队中击落德军飞机最多的一个单位。

塔德乌什·科斯丘什科(1746-1817)波兰军事工程师、政治家。出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省(今属白俄罗斯),早年在华沙受到军事教育。1769年赴法国学习。波兰遭到列强第一次瓜分后,他于1776年移居北美,并加入大陆军,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获得上校军衔。他作为一名军事建筑师设计并督造了美国陆军早期的军事防御工事,其中包括了西点要塞(今西点军校)。1783年,晋升为准将。1784年,返回波兰。1789年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少将。1792年列强第二次瓜分波兰后,他于1794年3月指挥了反抗俄罗斯帝国的起义,同年10月被俘。第二年波兰遭到第三次瓜分,彻底消失。他本人被沙皇赦免后再次移居美国。1798年他回到欧洲,在巴黎定居,并加入了波兰流亡政府。这期间他曾两次与拿破仑会见。1815年他曾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见,要求对方对波兰进行社会改革。不过当他发现俄国统治下的波兰议会仅仅是个傀儡后,便放弃了与沙皇的对话联系。此后他移居瑞士并死在那里。1818年他的遗体被运回波兰克拉科夫安葬。1927年,存放他心脏的瓶子被从瑞士送回华沙安放。1982年,波兰曾发行印有他头像的纸币。他与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关系密切,有着相同的政治理念,后者还是他任命的遗嘱执行人。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出于反轴心国同盟需要,流亡政府与苏联方面取得谅解,并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协商后,1939年波兰战役期间被苏联扣押的波兰人被部分释放,这些人组成了一支75000人左右的部队,由波兰人自行训练,武器由英国方面提供。随后这支部队加入苏联红军序列参与对德作战。

1942年3至8月间,又有约80000名波兰士兵和约20000平民被运到伊朗,不久后这支部队被编入英国第8集团军所属波兰第2军,参加北非的战事。

1943年在突尼斯,波兰空军也也参加了盟军的行动。

而波兰陆军最著名的一场战斗还要属1944年春夏之际在意大利中部的卡西诺山战役,波兰第2军所属第3“喀尔巴阡”师的官兵经过奋勇苦战,突破了在此坚守数月的德国伞兵防线,占领了德军据守的卡西诺修道院,并在此升起了波兰国旗。

此后在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行动中,都有波兰军队的身影。

到1945年,西线战场上隶属于流亡政府的波兰军队已经有约195000人的规模了,这当中包括了约20000波兰空军部队和约3000人的海军部队。

而在东方战线,隶属于苏联红军序列中、忠于“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波兰人民军”也拥有近200000人的规模。这支部队后来参加了解放波兰北部的战斗,并一路跟随苏联红军打进柏林,此外还参加了对布拉格的进攻。

另外,在波兰本土上,波兰地下抵抗武装也有着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力量。

波兰士兵在攻占卡西诺修道院后吹奏军号

柏林上空飘扬的波兰国旗,旁边是一位波兰人民军第1军的士兵。

在二战欧洲、地中海沿岸战场,波兰军队在盟军中规模仅次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这几个主要武装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