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大家发现物价嗖嗖上涨了。
在此之前,中国的日常用品凭票购买,原材料采取的双轨制。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价格。既然存在价格差,就有倒卖获利的空间,于是滋生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于是邓老先生想试一试,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决心,用市场来决定价格,放开价格管制。
7月1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确定5年理顺价格方案,前3年走大步,后2年微调,计划5年物价总计上升70%-90%,工资上升90%-100%。
然而没想到民间对放开价格管制的反映就是物价要上涨了,于是一场遍及全国的抢购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过去要凭票购买,现在买米不需要粮票了,谁有钱就卖给谁。而大米价格上涨是普遍的共识,所以买到就是赚到。这个心理和今天的房市是一样的。如果不限购,而大家又普遍看好房价上涨,那么即便是借钱也要买好几套。
很快,商店里的商品被抢购一空,有钱人抢购家用电器,没钱的囤积日常用品。上海居然有人囤积一户人家可用200年的卫生纸。
买到就是赚到
买了电视机扛回家
总之,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存在银行就是亏。
所以,许多银行的现金存款都被取空。
1989年春晚上姜昆和唐杰忠说的相声《着急》真实的反映了这段历史:
“街坊二大妈一嗓子,把我没给急疯过去——过两天副食品要涨价啦!”老急一着急,醋,打了一洗澡盆;酱油,打了两水缸;味精,买了两抽屉……”
看到如此乱象,完全超出中央高层意料之外,于是年底迅速叫停价格闯关,又恢复凭票供应,1988年的价格闯关以失败收场。
1月13日,邓公的老同学蒋经国去世,副总统李登辉上台。
一手毁掉国民党的李登辉
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借口“维护无害通过权”而进入前苏联黑海军港以南7海里的水域,以检查苏军的反应能力,立即遭到前苏联海军护卫舰的驱赶。苏联护卫舰对美国巡洋舰发出“我奉命撞击你舰”信号,然后径直向美舰撞来。军事史上的奇葩景象出现了,3000吨级的小舰撵着万吨级的巨舰跑。战斗民族的彪悍可见一斑。
从美舰看苏联护卫舰撞来
这一年中东的两大烧钱玩命的战争结束。
5月15日,苏联军队开始撤出阿富汗。这场战争苏联耗资200亿美元,投入150万兵力,伤亡5万人。而阿富汗则死亡130万人,造成500万难民。
在这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中,诞生了一个恐怖组织——沙特富商本·拉登创办的基地组织。本·拉登原本作为国际义士帮助阿富汗抵御外国侵略者,还受到了美国的资助,战争结束后,基地组织将在未来的时代中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8月20日,伊拉克和伊朗之间长达8年的拉锯战结束。
这场战争也是两败俱伤,伤亡人数270万,相当于两国人口总和的4.5%,如果用这个比例乘以当时中国的人口基数,相当于是4500万人。
两伊战争对两国人民来说是灾难,但对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可是个赚钱的好机会。相比西方武器,中国造的枪炮又便宜又耐用,伊拉克在80年代从中国进口了5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对中国发展来说可是雪中送炭。
伊朗配备中国产的蚕式导弹
双方士兵使用的56式冲锋枪——AK47的高仿
伊拉克购买了大量69式坦克
歼-7战斗机,双方空军都买了
无论是伊拉克,还是伊朗,中国的军售是两头不拒,只要对方送美元来就好。所以双方打得越凶,中国军工企业数钱就越欢。中国80年代的大发展,除了站队跟对美国老大哥,还有两伊这两二货互撕有很大关系。
这一年的夏季奥运会安排在9月,第一次在韩国汉城举行,由于实力强劲的苏联和东欧国家重返奥运会,中国队只获得5枚金牌,与1984年洛杉矶15枚金牌的风光相比,感觉到了实力的差距。
体操王子李宁吃了零蛋
李宁的遭遇和日后的刘翔颇为相似。1984年奥运会上,李宁一人夺得3金2银1铜,成为体操史上的传奇,结果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接连失误,吊环比赛中,他的脚挂在了吊环上。跳马比赛中,他重重地坐在了地上。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失误后的李宁,却露出了一个淡然的微笑。这个微笑让很多人不解,大家觉得失误后运动员应该感到懊悔,而不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这也招致了国内媒体的批评,回国后机场接机不再有送鲜花的人,反而有人寄来了刀片、子弹和绳子,意为让他自杀以谢国人。国人将李宁视为耻辱,媒体疯如泉涌的批评,李宁于次年退役,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国人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11月,老帅哥里根两届任期满,他的老搭档副总统老布什顺利当选,里根的政策得以延续。
中国人的老朋友——老布什
存在感比较弱的南美也发生了件大事,偏居一隅的小国智利迎来公投,反对连续独裁了15年的军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继续执政,皮诺切特也欣然还政于民,不再担任总统,只是还把军队牢牢掌握在手中。直到10年后才交出来。
皮诺切特主政智利期间,排除异己,杀害唱反调知识分子,管制言论,但是他启用一批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使智利经济在拉美泥潭中一枝独秀,跨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渐渐步入富裕国家行列。
所以对独裁者皮诺切特这个人,功过自有后人评论。
1988年印象:
北京的高档小区
上海巨龙公交车
成都街头
那时最新潮的姑娘
西装革履的下海者
电影《顽主》中梁天、张国立、葛优
红高粱主要演员与莫言
琼瑶阿姨的小说热销
80后在渐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