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新目标 湖北离“万亿”有多远?

原标题:城市24小时 | 划定新目标,湖北离“万亿”有多远?

4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解读了《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行动方案》。

据介绍,《行动方案》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力争到2027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3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6000亿元,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取得重大突破;到2030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8000亿元,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解读:假期将至,旅游正在成为另一个“抢人”战场。在提出“2027年,旅游综合收入破1.3万亿元”前,湖北刚刚划定了“万亿”目标——

就在4月25日举行的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到,湖北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以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元级。

在此之前(4月22日),安徽也提出,今年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力争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突破万亿元,入境游客实现倍增。

“旅游收入破万亿,标志着进入旅游发展的第一梯队。”此前曾有专家指出,服务业最大的变量就是现代旅游业,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把外部的服务需求吸引到本地,具有巨大的经济撬动效应。

聚焦中部地区,今年初,湖南、河南已先后官宣,旅游收入突破万亿大关。湖北离“万亿”台阶还有多远?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9011.6亿元、同比增长18.8%。

从旅游资源来看,湖北称得上“家底”丰厚,全省共有16家5A级景区、4处世界遗产,以及“知音湖北”等国际文旅IP。但在此次《行动方案》中,湖北自我剖析,直言存在文旅融合不够深、开发利用不够好、文旅品牌不够响、产业链条不够长等短板弱项。

努力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湖北这次系统提出了八大行动举措,包括重点打造大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5家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同步建设20家5A级旅游景区、100家精品景区,构建“520100”景区品牌体系等。

此外,得益于免签政策、跨境移动支付迭代升级等因素,我国入境游热度不断攀升。对此,当地专家也表示,“湖北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必须跳出传统国内文旅规划的局限,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资源导向思维。要站在海外游客的视角,用跨文化交流的思维重新审视文旅发展路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