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中国从南到北的5种传统美食,透着年味,你家是哪样?

最近几年总有人说年味淡了,跟平时放长假没有什么区别,这么想想似乎真是如此。以前过年时,家里老早就会买好年货,火腿、灌肠、糖果瓜子等几大袋子,等着亲戚朋友们上门来玩。小孩子们则走街串巷耍得分外起劲,穿着新衣服,拿着压岁钱,笑得乐哈哈的。

年味到底去哪儿了呢?也许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曾经过年才能吃得上的美食,如今已不再稀罕;曾经初一才能穿新衣新鞋拜年,现在每天都像在过年。但那些儿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味,却随着时间而流逝,只能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

不过即使年味淡了,年“味”还在。中国人过年的回忆,也是好几代人关于吃的回忆,它承载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寄托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今天就带你了解一下中国从南到北比较有特色的年味,看看你都吃过哪些呢?

北京 ▏糖葫芦

说起北京的年味,第一个让人想起的就是糖葫芦,旧时北平有儿歌唱:“正月初一逛厂甸,糖葫芦,好大串。”那时庙会上有一种足足长2米的大糖葫芦,裹着麦芽糖,顶上插着红绿小旗,甚是喜庆。

而过去北京的糖葫芦不止麦芽糖这款,还有和白糖与裹冰糖两种。据梁实秋先生记载,冰糖葫芦是最正宗的,晶莹剔透,糖不粘土,手艺好的师傅会拉出宽宽的糖挂,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简直就是颜值担当。

如今的糖葫芦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这三种了,橘子山楂糖葫芦、糯米山楂糖葫芦、山药山楂糖葫芦等各种奇妙搭配屡见不鲜。还有一种把山楂煮熟后压扁,洒满芝麻裹上糖的吃法,酸劲儿没有,入口甜腻。不管怎么变,这串红果儿依然是老北京人记忆里的新春味道。

黑龙江 ▏猪肉炖粉条

作为“东北四大炖”的第一炖,猪肉炖粉条炖的不止是猪肉和粉条,炖得更是冬日里对年夜饭的仪式感。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过去会在这一天集中筹备过年的肉食,此时的猪肉被称为“年肉”。

通常家庭主妇们会把年前已准备好的粉条拿出来,提前烫好粉条,切好猪肉,拿棵自家种的大白菜开始炖。出锅后肥肉相间,黄白鲜亮,奇香无比,光看着就叫人垂涎欲滴。寒冬腊月天里,配上米饭大口咀嚼,解馋又过瘾。

在东北,因为各家口味的不同,也衍生出了萝卜白菜猪肉炖粉条、猪肉炖豆腐粉条等诸多菜品。几乎在整个正月里,人们都会沉浸在这份“乱炖”的喜悦中。

新疆 ▏手抓饭

抓饭用维吾尔语来说叫“波糯”,在他们传统的日子里,比如过年或者婚嫁的时候用来招待客人。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一千多年前,新疆有位医生晚年时身体很虚弱,于是研究了用羊肉、胡萝卜、大米等加盐加水后小火焖熟后的食疗吃法。后因为色香味俱全,变成了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手抓饭。

他们的传统礼节是,先请客人围坐在炕中,中间铺一块餐布,主人会端着盆和水壶,挨个请客人洗手并擦干净,最后端来几盘手抓饭,客人们直接用手抓取来吃。

对于羊肉的膻味,新疆人也会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他们往往会选择绵羊肉,比起山羊肉更加鲜嫩细腻,而洋葱与孜然能有效掩盖气味。羊肉的汤汁裹着每一粒米饭,其间还遍布着香甜的葡萄干,亦菜亦饭,吃上第一口就被鲜美的味道吸引。

湖北 ▏莲藕排骨汤

莲藕对湖北人来说是一段藕断丝连的食物情结,尽管现在从年头到年尾都能够吃到藕,但唯有过年时的排骨藕汤能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此时的藕最酥软绵密,口感清甜,吃过后久久回味。

湖北人做汤跟广东人不同,更喜欢煨汤而不是煲汤,重点在食材非汤上,追求醇香浓厚。适合煨汤的是粉藕,短粗圆润,以九孔最佳,两头的藕稍需要去掉,太脆且味道寡淡。

而煨汤一定要选择老式的土罐铫子,黑亮的锅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此时煨出来的汤微微泛红,因为长时间跟土罐铫子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舀上一碗加入葱花、白胡椒等调料,温暖极了。冬天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跟家人守候在一起喝碗藕汤过年吧。

贵州 ▏糍粑

如果你走亲串寨到过贵州民族地区,会发现过年时最高的礼节除了杀猪宰羊,还有土法的现打糍粑。很多地方还会邀请客人们参与抢糍粑、打糍粑,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追溯其历史,贵州由于特定的历史和地理原因,原始土著民族大多居于深山中,饮食较为原始,这些地方的梯田种植着糯稻,让糍粑、饵块粑等成为了跟酸菜、酸汤一起食用的主食。

现在的糍粑已不再单一,可包入豆沙馅、引子馅等,趁热吃最软糯。而心灵手巧的贵州人还会将福禄寿喜等字样印在糍粑上,更有彩色的花鸟鱼虫等图案,别有一番风味,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