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跨时空长镜,聚焦书写乡村振兴蝶变

从1995年开始,多次蹲点调研苏皖交界的下吴村与洑家村,细致观察记录两村嬗变脉络,从大量细微鲜活素材中挖掘两个村庄变迁背后的内在逻辑,以敏锐眼力记录山乡巨变——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日前面世,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专家学者围绕该书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和文学特色展开对话。

新书由光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王慧敏领衔创作,以近30年跨时空长镜,聚焦苏皖交界一山两村之困、之变、之兴细微而宏阔的历程,回溯两村在农村改革中的艰辛探索、市场经济里的摸爬前行,刻画两村在脱贫攻坚时的摽劲追赶、乡村振兴下的创新蝶变,描绘从生活质量、人居环境、产业结构到治理能力、乡风民俗的螺旋跃升,在一山两村沧桑巨变中折射乡村振兴的伟大擘画,在长三角一体化乡村实践中瞭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澎湃图景,既有感人的成就讴歌,也有引人的思辨启示。

业内评价,作者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从全国看两村,也从两村看全国,把两村放在不同时代背景中,从痛点中抓焦点,从寻常中见非常。 “两个主体在作品中相互作用和激发。”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表示,《山这边,山那边》别具一格地拥有“双主体”——洑家村和下吴村的村民是一个主体,记者兼报告文学作家是另一主体。

在《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看来,《山这边,山那边》有细节,有脉络,有气息,有景象,有家国,更有人心。“作品以小见大,选了一山毗邻的两个村,一个在江苏,一个在安徽,通过这两个村子把中国30多年来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揭示出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说。《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提出,可从新闻、文学、社会学、经济学、乡村历史学、田野调查学等多角度解读新书。

研讨会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安徽人民出版社承办。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出版方编辑:李婷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