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开说俄乌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北约东扩,是乌克兰要求加入北约。地缘政治如此剧烈的变化就发生在我们眼前。老胡认为,对过去三年舆论场上的一些谬论,我们应该有勇气做出反思。
其中一个大谬论是把乌克兰战争比喻成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鼓吹与俄罗斯保持伙伴关系是“助纣为虐”,加入西方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才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中立是“是非不分”。这种论调不仅是对西方主张的接受和传播,而且往中国方向进行了错误的引申、强化。那些人完全不顾这场战争爆发的复杂原因,也不顾中国国家利益,成了西方的思想附庸和啦啦队。中国政府在战争初期就表示,乌克兰问题的演变有着复杂历史经纬。中方还表示,乌克兰应当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而不应沦为大国对抗的前沿。这一态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其实早在2022年战争爆发之初,西方舆论中也有一些北约东扩过于挤压俄罗斯导致俄剧烈反弹的反思和探讨,但那些声音很快被拜登政府和西方世界的集体行动淹没了。特朗普重新捅破了事实的窗户纸,互联网上那些比西方还西方、硬说乌克兰战争相当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人真该好好给自己的思想房间做一次扫除了。
第二个谬论是,把俄罗斯当朋友和伙伴是中国的“错误”,中国应该趁乌克兰战争做一次外交路线的再选择,与西方站在一起,参与制裁俄罗斯。这种主张的人非常厌弃俄罗斯,不断宣扬俄与中国之间的历史旧账,他们似乎认为,参与制裁俄罗斯可以成为中国对美国和西方一次难得的“投名状”。
中俄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彼此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现在特朗普突然将对乌战政策180度大调转,“出卖”乌克兰,根本原因是他看到俄罗斯的重要性。他想把俄罗斯拉过去,至少让俄离中国远一点,使美能够集中精力对付中国。特朗普的转变从西方的角度印证了俄罗斯世界级的战略价值,也印证了中国在俄罗斯最孤立的时候坚决拒绝参与对它的制裁,而是全面保持并进一步发展对俄关系,正常开展对俄贸易,完全做对了。中俄关系在过去三年迎风站立,加强了互信,为中国应对接下来的地缘政治变局提供了坚实基础。
有人说,美国拉拢俄罗斯还是得手了呀,难道中国不担心吗?这种说法是幼稚且缺乏自信的。俄罗斯当然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对特朗普伸橄榄枝也会顺势接受。但是中国过去三年是怎么支持它的,为维持它的工业和经济运转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俄罗斯是心中有数的。俄罗斯重新认识了中国的超级实力和可靠性。他们会借势缓和俄美关系,但要为此而失去中国这个长期伙伴,他们绝对不会干的。中俄关系的战略价值清晰可靠,而美国拉拢的好处却飘移不定,随时可能变化。如果换是你,同样不会那么傻吧?
在俄乌战争的问题上,中国外交表现出了超凡的清醒和定力,我认为可以打一百分。
最后说说第三个大问题。特朗普为了对付中国的大战略改善对俄关系,他在做大谋划,大调整。中国反过来也要有大的应对。其实对美博弈对中国来说有一个需要撬动的国家,它就是日本。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重要盟友,实力最强,地缘上也很靠近中国。日本的站位如果有变化,就会对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要看到,中日关系在过去十几年里从没有达到过美俄关系的紧张程度。美俄一度敌对,美国的武器参与对俄作战,还有最高级别的制裁,互逐外交官,等等。中日之间这些都没有,中国还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日之间有历史“宿仇”,日美之间的仇恨也不小。美国往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至今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日本的主权不完整。然而日美之间的仇恨被掩盖了,但只要有契机,就能够喷发出来。
中日关系这两年出现好转,日本外长去年12月访问访问中国,改善对日关系是中国的既定外交政策。但是不能不说,中日民间的相互敌意非常重,成为两国改善关系的巨大情绪阻力。在中国舆论场上,几乎任何宣扬中日友好的东西都会遭到网暴,偶尔有人穿和服会被认为大逆不道。
中美博弈是中国无法逃避的最大地缘政治,我们对日本的看法和定位需要因应这个大环境做调整。国家在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我们民间需要跟上。“仇日”不应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压倒性意识形态,不能成为网上的“舆论正确”。
中国国家利益承载着我们所有人的个人利益,中国越强大,我们的利益触角会伸得越远,因此需要我们更清醒,保持全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