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朋友。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今天,成都商报迎来而立之年。
岁月的风霜打在脸上,年轮的印迹刻在脚下。一走三十年,不倦,不悔,不怠。
30年,如同30万里路,似乎很长,其实很短。
回首创刊前夜,仿佛就在昨天。初心澎湃,万丈雄心,但初衷其实很简单,就只是想给成都人办一份“好看”的报纸,让读者有得看,愿意看。然而,“好看”二字又何尝简单。如今无数次回想当初那股牛犊之气,或可斟酌?但每一次的答案都更加坚定:没有梦想,何来远方?
一路走来,为了“好看”熬更守夜,为了“好看”殚精竭虑。我们把“好看”具化为两件事:紧跟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从时代中汲取动力和养分;紧贴读者,用朋友的一颗真心去为读者想,为读者写。
但凡用心用情专注一件事情,往往结果都不会太差。从默默无闻到一纸风行,一时间商报成了无数成都人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办公桌上,盖碗茶边,都是商报;开轿车的,蹬三轮的,人手一份。那些年,从开创性的市场发行,到“中国报业第一股”上市……成都商报搅动媒体江湖一池春水,也在中国报业发展宏大叙事中写下精彩一页。
我们曾经立下“百年大报”的宏愿,认为只要初衷不改,执念不熄,商报将永远是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然而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传播技术的变革无情地把这一理想碾得粉碎。我们见证了都市报的兴起和鼎盛,也见证了纸媒猝不及防走向拐点。移动互联网让我们一夜之间从高峰宕到低谷,这样的挑战,从未遇过,也从未想到。最终让我们坚持下来的,还是当初的信念。我们坚信,无论技术怎么变,读者需要好看的内容、社会需要负责任的媒体不会变。这种需要,就是我们继续办下去的机会。
山不就我,我去就山。2017年,继承了商报使命的红星新闻问世,2019年,商报采编队伍全面转战“红星”。七年风雨兼程,如今,红星新闻成长为一个全平台、全牌照、覆盖1.6亿多粉丝的新型主流媒体。雨一身,泥一脚,从《成都商报》走到《红星新闻》,是一次生命的轮回,一次精神的涅槃。
生于1994,我们本就是改革的产物。出生,是因为改革的潮动;崛起,是因为改革的潮涌;转型,是因为改革的潮向。一路走来,我们一边学习和适应这个时代,一边努力回报和奉献这个时代。最初创业的青春热血,历经现实摔打,沉淀为一种坚守,最初办报的单纯热情,历经时代洗礼,凝聚为一份责任。摸着无数个石头,蹚过无数条江河,成都商报用自己的实践不断证明着:发展,才是硬道理。
感谢时代。大时代犹如大江奔涌,我们是翻卷的浪花一朵。何其有幸,生逢这样的时代。我们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何其有幸,中国蓬勃的发展,各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了我们说不完道不尽的精彩故事;何其有幸,技术打破了时空的壁垒,让我们与读者变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亲更近。新时代媒体融合改革的号角声中,我们是探路者,更是受益人。
感谢城市。三千年市井烟火,馈赠何其丰厚。她的包容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她的向善滋养了我们的品行,她的韧性锻造了我们的精神。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的故事正在重写,发展的路径正在重构。我们愿意用心、用眼、用笔,去捕捉她的风起云涌,去追踪她的日新月异,去展示她的万千气象,让所有爱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凝聚。
感谢读者。不管是以前街头买一份报纸从裤兜里摸出的3毛、5毛,还是现在指尖上的不吝转发、评论、订阅,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每进一步,都有你们的支持。谁道只求高光,不念遗憾?担责于身,知责于心,越蒙厚爱,越感惴惴。这么多年,每每夜半忽然惊心:为一个不够准确的表述,为一次未能做透的采访,为一通没有及时回应的热线。真心感谢,谢你包容,谢你多年不离不弃。
感谢商报人。三十而立,当年创刊的年轻人,如今已近一甲子。最初的“牛犊之气”,如今依然鼓涌满腔豪情,最初的“书生意气”,已然浩汤成“创新、务实、理性、开朗”的商报精魂。屈指一算,这些年来怀揣理想进出商报的年轻人,不下2000。那些离开的、转身的,曾用最好的年华定义了商报,那些一波波随后赶到的,正在用青春沸腾红星。何为坚守?就是历经岁月“摩擦”,眼神依然清澈。岂曰无名?名在传承,一代代薪火相传,在新闻之路镌刻下深深足迹。
想感谢的太多,纸短情长,言不尽意。创刊那一天商报曾经发愿:我们从此是朋友。我们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
所有我们爱着和爱着我们的人,元旦快乐!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编辑 黄静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