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徐建刚:岁月年轮话文化

为庆祝《世纪》杂志创刊30周年,《世纪》杂志编辑部从历年刊发文章中,撷取部分精萃,编辑成册,出版了《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非常值得庆贺。

《世纪》杂志是一份享誉国内的文史杂志,从创刊以来,一直秉承注重原创的高标准刊发要求,发表了海内外文化界诸多耆宿翘楚、大家名流的佳作,或钩沉往事,披露珍闻;或正本清源,匡正谬误。所记所叙,大都来自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真实可信。特别是所刊发的一些文化界往事,虽有载史入典,但仔细辨别梳理原委经过和源流绵延,对了解中国文化界的轨迹,大有裨益,不可缺少。许多文化大家的感悟,虽非宏篇巨制,但一得一见,从不同视角,让人感受到当代文化人对中国文化的深邃思考。

此次积集成册的《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一书,以“瀛宇回眸”“名宿世范”和“薪火相传”为篇目安排,编排有度,三个维度大抵体现了杂志在文化这一专题的聚焦点。纪事、讲人、书思考,所记之事、所述之人,上溯民国,下至当代,轮痕清晰,文章的讲述者、撰稿人,也体现了当代文化的代际传承。

《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

《世纪》编辑部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纪事,当然真实、准确是第一位的,读者对历史的了解,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史实的定性,更多在于希望了解历史发生背后的细节,历史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也在于娓娓道来的来龙去脉细节,所谓知其然,更知其怎么然的。特别是文化本身的特性,是一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日积月累过程,起步往往不在于一刹那的惊天动地,而在于惠泽后人。本书“瀛宇回眸”一辑,所选文章以历史事件的叙述为主,都为读者略知其大概、但不明细里的重大事件,如“上海如何确认和复原第一批红色遗址”,讲述的是70多年前上海寻找中共一大会址的故事。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大会址是上海的红色地标,也是当今青年人的打卡地,但对当时的寻找者而言,仅凭当事人的点滴回忆,如何在上海连绵成片的石库门中确定准确位置,难度可想而知。在中央和市委的关心指导下,文物工作中通过层层梳理,最终确定三处同中共一大相关的地址,并最终确定中共一大召开的确切地址,且还原当年开会时的历史场景,其过程环环相连、层层推进,对今天去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的人们来说,无疑更增加对历史的敬重。又例如,阮仪三先生回顾平遥古城的保护,为使古城免遭“建设性”破坏,阮仪三等人奔波于上海、北京、平遥三地,既做宣传说服工作,又做居中协调工作,其中甘苦,非当事人自述,旁人不足道言。最终在推土机下保留下来这座文化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其中,我们既感受文化的力量,也感受到中国文化人的使命担当。与此相对应的是梁思成抗战期间重庆文庙修复计划,最终结果令人扼腕叹息,岁月动荡,梁思成虽倾尽全力,但蓝图最终未能实现,计划也最终“湮灭不闻”,若非《世纪》杂志刊文,相信大多数人并不知晓。

讲人,最难的是在平常叙述中体现人物的风骨和精神,即人物的神韵。《世纪》杂志创刊以来,此类文章佳作连连,可以选入的篇目众多。“名宿世范”一辑选入的人物仅11位,想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特别是文章的撰稿者,或后人,或故友,或名家,大都同传主有过直接的接触交往,从而比一般读者有更深入的了解,下笔轻重有序、张弛有度,尽显敬重之意,而无溢美之俗。如对启功先生的追忆,都为同道同行。启功先生是著名的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教育家、诗人,其自创一家的书法“启功体”为世人称道。字如其人,追忆者通过启功先生的日常点滴,写出了启功先生的“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嘉言懿行。对一般读者而言,启功先生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硕儒,但文章也写出了启功先生刚正自重、铮铮风骨的另一面,从不以大家自居、以书法作品为敲门砖、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先生出身名门,对布衣百姓,则和蔼可亲,甚至专门惠赠墨宝给外省曾经服务过他的驾驶员,一时传为美谈,真乃当代名士之风。又如张伯驹先生,国内著名的收藏名家,过手书画文物无数,世人都知其战乱年代抛家舍业,千金巨资购得《平复贴》《游春图》等国宝,而最终无偿献给国家的事迹,但对一波三折的过程,却并不了解。介绍张伯驹先生的收藏过程,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收藏故事,不仅写活了张伯驹先生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也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操守和历史责任感。再如,由一张照片引发对潘天寿先生一堂课的回忆。潘天寿先生是著名的国画大师,身为浙江美院院长,始终坚持亲自给中国画系学生上课。文中记述了潘天寿先生示范创作《雄鸡图》的过程和讲解,从布局、运笔、着墨,到中国画的神韵和精髓,虽然只是历史的片段,但对读者却是增添了对中国画和潘天寿先生的新认识。

平遥古城。图源:视觉中国

“薪火相传”一辑,重点收录了当代文化大家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涵盖了文史、书画、文博、电影、戏剧和音乐等各领域。既为“相传”,一是要有扎实的功底,二是要有现实的洞察,如是,方能言之有物,而非空空泛论。全书所收录的诸篇,作者都是各领域的大家,既有实际的体验,更有理论思考,文章不求长、不求全,但都为真知灼见,能给人启迪。贯穿其中,是当今中华文化的两个关键词“自信”和“创新”。如袁行霈先生纵论中华文明千年传承不断,延续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明具有不断革新的精神,鲜明地提出革新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是推动中国文明发展的动力。王蒙先生横向纵论,提出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用世界眼光、现代观念,理解与选择、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反思中华文化充满辉煌与能动、焦虑与挫折、终于赢得伟大复兴机遇的悠久历史,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厚精神资源与动力凝聚标的,并提出八个方面的认识。葛剑雄先生认为中国文明根植中国大地5000多年,就是把各种外来文化转化为自身文化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他对中华文化的新发展充满自信,并提出“文明互鉴”,在不断相互借鉴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选家难当,从众多佳作中撷取精萃集辑成册,对选家眼光提出更高的要求,《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选家的一份出色的答卷,也期待《世纪》杂志能以此为起点,策划更多的选题,不断有新的佳作以飨读者。

(作者系上海社联副主席、上海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作者:徐建刚

文:徐建刚图:视觉中国编辑:周怡倩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