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4月14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姜宗延)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运动医学科成功为一名“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了一项创新微创手术——史赛克InSpace™可吸收植入式球囊技术。该技术为胶东地区首例、山东省第二例,标志着医院在肩关节疾病治疗领域迈入国际先进水平,为复杂肩袖损伤患者提供了更高效、创伤更小的解决方案。
巨大肩袖损伤治疗难题 迎刃而解
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损伤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传统治疗手段如肌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或反式肩关节置换术、虽有效,但存在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恢复周期长、费用昂贵、术后功能受限等问题,对高龄患者尤为挑战。患者王女士,六十九岁,左肩关节疼痛多年,近两个月疼痛加重,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明显受限,夜间疼痛影响睡眠,不能自己梳头洗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慕名前往烟台毓璜顶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患者对肩关节功能要求高,拒绝行反式肩关节置换术,针对其年龄及身体状况,运动医学科徐强主任团队经综合评估,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InSpace™可吸收植入式球囊技术。
微创植入“生物支架” 加速功能重建
据手术主刀张祚福主任介绍,史赛克InSpace™可吸收植入式球囊由可吸收材料制成,通过关节镜微创技术植入肩峰下间隙,球囊植入及释放过程仅需10分钟。术中仅需建立数个小切口,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球囊充气后可在肱骨头与肩峰之间形成稳定支撑,替代缺损的肩袖功能,减少组织摩擦并改善关节力学环境。随着时间推移,球囊逐步降解,同时刺激自体组织修复,最终实现肩关节功能自然重建。目前,该患者已进入系统化康复阶段,术后次日即可进行被动活动,肩关节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结合康复训练,预计三个月后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症状将得到显著改善。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更多肩袖损伤患者带来福音。
技术优势凸显 填补区域空白
徐强主任表示:“史赛克InSpace™可吸收植入式球囊技术颠覆了传统治疗理念,尤其适用于无法通过缝合修复的肩袖损伤及合并关节炎的高龄患者。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最小创伤恢复肩关节生物力学平衡,避免复杂开放手术的风险。”该技术此前已在欧美国家成熟应用,此次成功落地胶东地区,为本地患者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前沿治疗选择。
打造运动医学高地 造福关节损伤患者
作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烟台毓璜顶医院运动医学科持续引进关节镜微创等先进技术,年完成运动损伤手术超千例。此次InSpace™球囊技术的成功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医院肩关节疾病诊疗体系,彰显了团队在复杂骨与关节疾病微创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为本地肩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治疗选择,未来将继续探索骨科生物材料与智能微创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运动医学诊疗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