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叮嘱河南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河南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河南的“乡村振兴”事业播下种子。
如今半年已过,时值金秋,河南的“乡村振兴”事业也到了“丰收”的季节。映象网继今年4月份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大别山的春天》后,在大别山区喜获丰收的时节,回访大别山区,聚焦“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再次推出《大别山下丰收时》系列报道,为河南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新路径。
今天推出第③篇:《大别山下丰收时③:潢川县脱贫产业遍地开花 稻虾田里说丰年》
映象网“乡村振兴”报道组
映象网讯 潢川,因潢河穿城而过而得名。古称光州,有“河洛重镇、吴楚上游”之称,它是中华黄氏发源地,战国四公子之一,楚相黄歇便诞生于此。
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一格。潢川地处河南东南部,因独特的区位优势,潢川被誉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
潢川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优质糯米之乡”、豫东南“小苏州”和“鱼米之乡”美称。除此之外,潢川草木丰茂,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首批“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花木之乡”。
潢川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的6个县(市)之一。
近年来,潢川县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以精准扶贫促进群众增收,以精准脱贫推进乡村振兴。
向阳花木早逢春
“小小潢川县,几家小门店;地上无工厂,地下无矿藏”,是潢川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经济欠发达县的真实历史写照。
潢川县是河南六大花卉产业核心区之一。从唐代至今,潢川种植花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花木产业的兴旺,让昔日的贫困村有了持续发展的“花样”希望。
为了促进花木产业提质升级,近年来,潢川县启动了“万亩花木精品博览园”重点工程,吸引了盛世、开元、春泉、国伟等众多园林企业入驻。以白店乡312国道沿线为发展轴,“十里花廊、百家企业、千优品种、万亩精品”的现代化花木产业集群成为潢川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潢川县也因此被列为“河南省观赏苗木核心区”,盛世莱新花木产业集群已经获得了省级认定。
潢川花木在迎来春天的同时,也为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提供了持续动力。潢川县应势而为,整合财政、农开、水利等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聚力将花木优势产业做成带动农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拉动社会投资2亿多元,发展起了卜塔集镇、白店乡、魏岗乡、仁和镇、传流店乡五大连片大型花木种植基地,带动13个村整体脱贫,2026户9400余名贫困人口因此受益。
稻虾田里说丰年
潢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自然条件符合小龙虾生长,农民有养殖小龙虾的传统习惯。这几年,河南省潢川县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把小龙虾产业朝向百亿大产业方向培育,为千百年受苦受累的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门径,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开通了一条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的潢川,已经形成“鳖鸭花猪粉菌茶,外加一只小龙虾”的产业发展格局。这只小小的龙虾,与“世界鸭王”华英鸭、潢川花木、豫南生猪、潢川水产、信阳毛尖、黄国糯米粉等传统产业集群并驾齐驱,跑出一条产业扶贫的金光大道。
2016年年初,潢川仅有小龙虾养殖面积7000余亩。2017年8月,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稻渔综合种养分中心在潢川揭牌,中科院院士桂建芳为该中心授牌。当年年底,潢川小龙虾养殖面积达7万余亩。
为拓宽流通渠道,该县建起了规模化小龙虾交易市场20多个,全县小龙虾年交易量达2.5万吨。
如今,全县2740户贫困户养殖小龙虾面积达3.3万亩,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潢川县从事养殖加工的人员已达1.83万人,可年加工成品虾2万余吨,成长为全省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加工基地县。
潢川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进龙虾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为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撑和动能。
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脚踏三省,大别奇景生;绿水绕青山,红绿相映衬;田园更多彩,老家梦里行。”
就像《乡村四月》这首诗里描写的乡村景色一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人间最美四月天,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潢川县注重把这里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突出地域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乡村特色”的建设总基调,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乡村。
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乡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让当地农户享受“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择址新建了一座占地220亩的农民新村,形成了一幅“一湖秀水、四季花园、百套别墅、千亩樱花、万种风情”的新农村锦绣画卷。
信阳坚持发展乡村旅游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整合扶贫、旅游发展、交通建设等各类资金,致力于改造传统村落,修复古旧民居,复原农耕文化,打造生态田园,创新旅游业态,持续推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和产业融合发展。
据信阳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介绍,信阳已探索总结出依托景区型、城镇周边型、传统古村落型、美丽乡村型和休闲农庄型等五种乡村旅游模式,打造出商城县里罗城村、平桥区郝堂村、新县西河村、潢川大丰收农庄等数百个乡村旅游明星村(点),开办农家乐2800多家,农家宾馆(民宿)800多家。
美丽乡村今蝶变
近年来,潢川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富强、宜居、和谐、生态、活力“五个潢川”建设重要目标的系统工程全力推进,坚持把项目向农村集中,资金向美丽乡村倾斜。
改革开放40年来,潢川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实现惊艳“蝶变”,谱写了一曲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精彩华章。
在扶贫攻坚中,潢川县以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延伸“公司+基地+贫困户”的链条,发展“订单农业”,做足八大产业扶贫大文章:“脱贫致富不用愁,养鸭一年盖洋楼”的鸭产业、“一花独秀富一方”的花木产业、“养猪是个好门路,产业扶贫帮致富”的生猪产业、“小小龙虾、带富千家”的小龙虾产业、“淮南茶、光州上,脱贫致富有希望”的茶产业、“一‘糯’千金‘粘’万家”的糯米粉产业、“小小菌菇棒、致富有保障”的食用菌产业、“空心贡面、实心扶贫”的贡面产业,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中来,覆盖面广,辐射带动能力强,大大激活并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放大了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带动脱贫的效应,走出了一个利于产业发展、企业获利、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的新路子,激活了精准扶贫的“一池春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潢川一定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附《大别山的春天》之潢川篇:
《从花木之乡到中国虾都 潢川乡村振兴的产业培植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