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的雷达开发(1)——早期探索时期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452篇原创文章,作者:寄居蟹

全文共4208字,配图11幅,阅读需要10分钟,2021年3月18日首发。

一战中飞机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使得各国对于防空作战的重要性有了重新认识。日本也不例外。1923年,日本陆军和海军签订了《除飞机以外的帝国重要地点陆海军防空任务协定》,根据这份协定,日本陆军负责重要城市和工业区为主体的国土防空,海军负责对军港、要港和主要港口等相关设施进行局地防空。陆军的防空任务主要是防止苏联空军轰炸机从沿海省份轰炸日本主要城市,而海军的防空目标主要是美国航母舰载机。

不过 1935年日本大仓商事的纽约分公司在7月号的《流行科学》杂志上找到了美国陆军通信研究所撰写的文章,该公司希望美国方面提供更多的资料,但被拒绝了。此后到1936年,由于中国军队实力较弱,日军并未对已有的防空力量进行升级。

图1. 日本人的研究资料海报

1919年日本设立了研究兵器技术的陆军科学研究所。该所从1936年左右开始与日本电气和日本无线组成团队,研究监视飞机接近的电波警戒机。实际上日本开始这项工作并不算晚,英德两国开始这项研究也不过2年左右。团队负责人是松尾正史少佐和前日本驻德国武官佐竹金次大尉,研究人员有陆军的畑尾正央少佐,日本电气(住友通信工业)公司的小林正次、田中信高和日本无线的上野俊一。

图2. 佐竹金次

日本海军的动作也不算晚,1923年(大正12年)成立了海军技术研究所。第二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程学院的伊藤庸二加入海军,在东北帝国大学八木秀次教授(就是发明八木天线的那位)的介绍下,伊藤于1925年11月在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留学,师从巴克豪森教授,1928年回国后被分配到海军技术研究所电气研究部,开始研究电离层。1932年,他利用无线电波测量电离层的高度。1936年(昭和11年)11月,海军技术研究所电气研究部的谷惠吉郎佐兵中佐建议开始雷达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研究并没有开始。

图3. 伊藤庸二

1937年3月,日本陆军、海军、交通部、大学齐聚一堂,召开“电波研究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无线通信,但在讨论过程中也提出了使用无线电波来搜索敌方飞机的技术可能性,不过针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还没有开始,无线电波传输10公里以上就无法被接收器接收的传统观念就使得这个讨论难以进行。

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空袭了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格尔尼卡市,造成2000多名普通人死亡或受伤,而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对中国的疯狂轰炸显示出了空袭的巨大破坏力,日本军方也有意对雷达进行预研,相关研究和调查工作随即全面展开。1938年 5月,中国空军B-10轰炸机飞抵九州宫崎和熊本上空,投放了传单,这也就是著名的“纸片轰炸”,这直接暴露出日本本土防卫力量的薄弱。其实很多日本军官早就有发现,只不过没有引起高层重视罢了。

图4. 马丁B-10轰炸机,1938年中国空军使用它对日本本土进行了“纸片轰炸”

1937年(昭和12年)5月,“足柄”号重巡洋舰前往英国参加乔治六世的加冕仪式,期间在夜间通过英吉利海峡时,随舰的牧野茂少佐发现英国海岸的探照灯能在瞬间捕捉飞机,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海军技术研究所,但没有人表现出兴趣。

1937年(昭和12年),伊藤再次前往德国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无线电学术会议和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短波学会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伊藤从巴肯豪森教授哪里听说了德国的无线电波应用研究,并得知德国海军采用了GEMA公司开发的舰载雷达SEETAKT。伊藤向海军报告了这一情况,海军随即要求德国驻军官小岛秀雄中佐继续调查。

这一时期海军还是以情报搜集工作为主,而陆军已经开始了实际应用。

由于原计划1940年在日本举办奥运会,为了提高知名度,日本电器公司于1938年5月派工程师小林正次前往欧洲调查当时最新的电视技术,小林在欧洲考察时发现飞机飞行会干扰电视接收无线电波,小林回国之后研发出了用于电视的传输管,并在日本电气玉川工厂试验。一天,当飞机起飞和降落在附近的大川机场时,小林发现传输管从发射机直接接收的无线电波会被飞机反射后的无线电波干扰,小林便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陆科所。

图5. ME664型住友真空管

陆科所随即进行试验,将发射机和接收机拉开距离,并起飞飞机观察是否会受到干扰,结果是自然的。在此鼓舞下,日本陆军开始研发专用的无线电警报器。1939年2月20日,原理样机在东芝县的金原机场进行了实验,报警器成功的探知了飞机。随即日本电气制造了一个更大功率的报警器并且试验成功。1939年5-9月,苏日爆发诺门坎冲突,日本方面比较担心苏联轰炸机报复,10月陆军大将阿南惟几亲自确定部署无线电报警器。报警器的量产工作由东芝和日本无线电公司负责,布置于日本海沿岸的新泻县火彦山、亲不知海岸、富山泊温泉,为来自苏联的空袭做好准备。12月,佐竹中佐、河野大佐和伊藤中佐调查后,建议将发射机安装在夜温泉中,在小谷、清津(朝鲜境内)安装接收器。

图6. 基本性能

这是日本第一种量产型无线电报警器,也算是一种警戒雷达吧,军方定名“超短波警戒机-甲”。次年10月,这种雷达首次布置在中国汉口,随即开始在中国沿岸布置,到1941年已达百余台。其实这个东西吧,就类似于树立两个柱子,中间拴上一个挂着铃铛的绳子,如果飞机碰到了绳子,铃铛就会响。所以这种雷达根本无法弹指目标的距离和方向,仅仅是在一定情况下确定有飞机而已。

图7. 英国的雷达预警系统为不列颠空战的胜利贡献良多

相比陆军的早期尝试,海军方面依然热衷于搜集材料。1940年(昭和15年)10月号的《美国海军报告》刊登了《秘密电波眼》一文,驻美武官把这篇文章寄回了国内。而实际上日本人从英国得到的信息要更多一些。在伦敦,驻英国大使重光裕和驻英武官根田洋三每天遭受来自德国的空袭,但是这也给他们观察英国防空雷达网提供了方便,重光在战后在狱中撰写的《昭和的动乱》中,就记载了相关情况:“英国在建立强大的空军的同时,在丘吉尔在其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雷达系统在开战前已经部分完成了研发布置,开战时,面向海峡的方面都拥有探测设备,能够探知七、八十公里范围内敌机的存在”。

图8. 源田实

这一时期源田实也一直留在英国,直到1940年(昭和15年)9月,但是他那里却似乎没有关于雷达的材料,这也说明他对雷达根本就不感兴趣。在伦敦的武官滨崎恭造中佐在1941年(昭和16年)2月号的《生活》杂志的文章里发现一个雷达装置,他随后把这本杂志寄回了海军舰政本部。

除了这样零敲碎打,日本在 1940年(昭和15年)9月与德国、意大利签署轴心条约后,终于可以系统的从德国了解雷达技术了。德国同意接受日本的军事技术调查,决定派遣日本陆海军联合调查团。陆军方面由山下奉文中将担任团长,成员有佐竹金治中佐和木原裕治少佐等,他们与1940年12月乘火车出发。海军方面则有野村直邦中将担任团长,成员有伊藤庸二、小林淑人等,他们则在1941年1月乘坐“浅香丸”号轮船出发,陆海军之对立可见一斑。

由于伊藤庸二曾经留学德国,也精通德语,不像陆军那些土包子,给德国人留下好感,因此它得到的信息最多。当时德国已经开发出3种雷达,即频率为 375MHz 的船舶飞机监控雷达SEETAKT、频率为 120-130MHz 的的陆基飞机监控雷达FREYA和频率为550MHz的射击控制雷达Würzburg。

图9. Würzburg火控雷达

伊藤惊讶地发现,每个雷达都采用了脉冲波。并且听说电波发射机和接收机在一个天线上,并能进行波束切换,3月11日他急忙写了报告传回国内。海军随即决定也采用类似体制研制雷达。在从柏林前往面向法国比斯开湾的潜艇基地洛里昂港的途中,伊藤看到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军时销毁并留下的雷达残骸。3月23日,陆军的佐竹和木原、海军的伊藤在德国潜艇基地洛里昂港汇合,在此参观射击控制雷达Würzburg。虽然参观时间只有30分钟,但是当时该雷达正在实际执行防空任务,并且直接联动105毫米高射炮,这让日本人有了直观感受。

1941年3月的英意马塔潘角海战中,英国雷达发挥出了巨大作用,这也引起了日本的广泛兴趣。日本方面竭力设法获得英国279和286型雷达的情报。而5月份“俾斯麦”号的战沉也说明了雷达的功用。

图10. 279型雷达天线

6月18日,英国军需大臣比伯·布鲁克在美国的广播中透露了雷达的存在,并声称“金鸡”在英国本土航空战中为防空做出了贡献。《金鸡》是俄罗斯的利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创作的歌剧,英国以“金鸡”为雷达代号。

图11. 286型雷达天线

讲话全文也发表在6月28日的《自然》杂志上,该杂志随即被寄回到日本;而《无线电与实验》杂志在1941年(昭和16年)12月号上介绍了英国飞机早期监测雷达CHAIN HOME,并刊登了其雷达指挥室的照片,自然也被日本人所知晓。7月6日,滨崎裕佐在伦敦海德公园发现了一部雷达系统,并联动高射炮,天线宽度为10米,高度为4米,从天线的形状推断,频率为150MHz,滨崎随即向国内汇报。

经过此次考察,陆海军都收获很大, 因此自1941年起,日本陆海军就根据各种信息开始了研制雷达的历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